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米媽曾經參加了一個早教班的試聽課,這個早教班對早教的定義是:豐富孩子的體驗。米媽對這句話非常贊同,因為任何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需要我們帶領著他們去看、去聽、去感受、去體驗這個世界,只有通過體驗他們才會知道花是香的,水是流動的,鳥兒是會飛的,也只有體驗,他們才會知道分享、懂得謙讓、學會獨立。
小米的運動能力一直比較突出,我們并沒有刻意去訓練她,只是根據小米好動的特點,讓她自己去探索體驗。無論是第一次抓著床圍欄站起來,還是扶著沙發挪步,我們只是看好她,并不干涉她的每一個動作。即使站不住坐下來或者摔倒了,我們也依舊讓她繼續去玩。通過觀察,米媽發現小米會吸取前一次摔倒的教訓,就是說如果前一次摔倒是因為她想從床的一邊直接跨到另一邊,那下一次她會先坐下來,再抓住另一邊的欄桿站起來,絕不會再犯一手抓桿子,一手去夠另一邊的情況。也許這就是讓她自己體驗的結果吧。
早教對孩子來說是成長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但現在很多家長把早教與上早教課混為一談,認為早教就是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他們關注的是哪家教學質量高、教學環境好,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早教課是一個舶來品,所倡導的是通過游戲課程讓孩子的感官、社交、語言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與中國幼兒教育不同的是,早教課加入了家長的體驗,也就是讓孩子與家長一起上課,一起游戲,所以在剛進中國的時候,早教課的另一個名稱是親子課。
米媽以前一直認為早教課主要教的是家長,因為一個幾個月大的孩子是不可能體會到你課程設計里的含義和施教點的。在觀摩了這個早教班的課程后,米媽更是堅定了這一觀點。所以說,作為家長的我們,如果能從書本和網絡上了解和學習到早期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以及配合這些教育的游戲,那么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把孩子送到早教班去,而且作為家長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可以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不要以為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就進行了早教,因為再好的學校也不及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和了解孩子需要的父母。
下一篇:誰來幫孩子上上理財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的習慣主要靠家長培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