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家長不愿孩子當“狼”傷害別人,當然也不忍心他當“羊”,失去自我保護能力。所以,當孩子面對“小霸王”時,問題就來了——
□■原帖
女兒總被班里的“小霸王”欺負
字里行間,能看得出來,這個媽媽的著急與無奈——
我女兒上幼兒園中班,因為從小體弱多病,顯得瘦弱,班里有個小男孩長得人高馬大,總愛欺負人,人稱“小霸王”,尤其喜歡欺負我女兒,不但說難聽的話,而且還動手。
上個星期一,幼兒園放學后,女兒沒走,和班里幾個小朋友在操場上的沙坑里玩。大家玩得挺高興,誰知沒一會兒,“小霸王”來了,很快打破了孩子們的開心,一個小朋友抱怨:“他把沙子倒我頭上了。”還有一個被沙子弄得睜不開眼睛,女兒也險遭傷害——“小霸王”狠狠推了女兒,并把沙子揚到了女兒身上。我立馬制止:“小朋友,不可以揚沙子,會瞇眼睛!”我帶著女兒遠離了那個男孩。我知道,女兒走得很不情愿,因為她還沒玩夠。
不僅如此,有一次,“小霸王”把女兒從滑梯上推下來;還有一次,在接送車上,孩子的臉被抓破……我問起來,那個男孩子總是說 “鬧著玩”,我只好讓女兒離遠點。
現在,女兒一見到“小霸王”就躲,甚至都不愿意跟別的孩子多接觸。我的心情非常不好,難道孩子弱小就要被欺負?真的很想告訴女兒,如果下次再被欺負,就打回去,拿石頭打都行。
我想,孩子們遭遇“小霸王”的事情并不少,請問有經驗的爸爸媽媽或者老師,你們是怎么做的?
□■跟帖
引起老師的關注是上策
遇到孩子挨打受欺負這樣的事,我認為家長要及時與帶班老師溝通,反映孩子的情況,引起老師的關注,并向老師請教方法。
特別是像帖子中說,遇到攻擊性強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親自出馬對其訓斥、恐嚇,最好也不要直接找對方家長交涉,這樣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小孩子打架不記仇,一會兒就好。如果家長親自出面,反而給孩子造成了心理壓力。此時應求得教師的協助,家園配合,三方合力進行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但是,還有些家長不與班里的老師溝通,而是直接找園長,讓園長來解決,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是不正確的,這將使帶班老師和家長間產生隔閡,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各種各樣的人,如果僅僅因為哪個人不好惹,就不和他玩,這其實會使孩子失去很多。因為在爭執挨打的過程中,也是在經歷、嘗試、體驗,我們可以為孩子提供多種方法,讓孩子自己嘗試去解決,之后要幫助他總結經驗。要相信孩子能在多次的交往沖突中長大、提高。
郝計葉(太原五十五中教師)
幫霸道孩子轉變
我教的孩子中也曾有個蠻不講理的霸道孩子。這個孩子學習不太好,我安排他和一個學習好的同學坐到了一起。但是霸道的孩子經常找我告他同桌的狀,說他的同桌非常自私,每次遇到不會做的作業,他向他的同桌請教,他的同桌都不告訴他。
一天,我問他的同桌,為什么拒絕幫助他,他的同桌說霸道的孩子經常搶他的書看,奪他的作業本,甚至逼他花錢給他買零食吃……后來,班上評選少先隊小隊長和隊委,預選四人,最終選三個。經過班上的投票選舉,那個霸道的孩子是四個候選人之一,于是他得意洋洋地到處宣稱:“我當選了”。他甚至自己買來一個小隊長的袖標戴在自己的袖子上,向大家炫耀。其實,大家對他非常不滿,許多同學選他是不愿意惹他。
最終在班會的評議中,一個女生忍無可忍地站出來說他曾在玩沙子時,先是無緣無故地踏毀她的城堡,當她也毀壞了他的城堡時,他竟打倒她,往她的嘴里塞沙子……許多同學也紛紛站出來“控訴”了他的“暴行”,他不可避免地落選了。
那次他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傷害別人,最終會傷害自己”。這個實例說明,遇到霸道的孩子,無論是去找他的老師,他的家長,還找他本人,都不治根。除了給他講道理讓他徹底明白互相幫助的重要性之外,實施轉變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他在生活和學習因人際關系差遇到的挫折,進行及時的教育。
對霸道孩子實施以牙還牙的過激反應,會犯跟霸道孩子一樣的錯誤,有時不但會激發同學間、家長間的矛盾,還會把自己的孩子在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問題上引向一個錯誤的方向。
師俊艷(侯馬市建工路學校教師)
報個武術班由弱小變自強
我兒子從老家初來太原上小學時,班里有個男生,說看他不順眼,上來就是一頓胖揍。而且,兒子又瘦又小,確實打不過人家。事后,兒子拿著那個男生打人的證據——印滿臟腳印兒的白襯衫,去找老師“討說法”,結果老師把那個男生批評了一頓,并警告他說,如果再發生類似事件,輕則記大過,重則開除。自此,他再沒敢欺負過孩子。但我想,孩子之間的事,總要在孩子中解決。
去年,孩子已上初中。我為他報了業余武術學習班,報名前,我特意咨詢了一位老師,她說她在暑假里就給自己上學前班的女兒報了跆拳道學習班,目的是將太過文靜的女兒也訓練得更剛強潑辣些,我覺得她的想法就不錯。
如今,孩子放學后總會抽出一半個小時練功。一次,一個同學從背后掐他脖子,他當時就將對方摔了個屁股蹲兒,讓對方明白“我可不是好欺負的!”現在,雖說同學都知道他是“外來戶”,但卻再沒哪個不識相的愣小子欺負兒子的事發生。
因此,我說,像你的女兒這樣遇到“小霸王”欺負,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女兒當自強!不妨給她也報個業余武術學習班,練就一身過硬的“功夫”,看哪個不識相的再敢來摸“老虎的屁屁”?
晴藍(初一孩子的媽媽)
□■記者連線
孩子受欺負了,到底該不該“打出去”?本報記者通過QQ與電話的方式,采訪了一些身為父母者,歸納后發現,家長們的意見是——該“打”,但也不能蠻干,得讓孩子學習科學地處理人際關系。
正方:應該教孩子“打回去”
劉先生(孩子4歲):我覺得應該教孩子“打回去”,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而且,教孩子學會反擊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孩子將來面對的是一個競爭社會,如果事事都教孩子寬容退讓,容易造成他形成軟弱的個性,怎么能自立自強地生存?
賈女士(孩子2歲半):我想如果孩子第一次被打不還手,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當然,可以找老師幫助,但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很重要,我的做法是,告訴孩子不管能不能打贏,先在氣勢上壓倒對方,比如,可以舉起拳頭,大聲向打人的孩子吼叫,就算體力上比不過,也要在聲音上蓋過他,給打人的孩子一種威懾。
齊先生(孩子10歲):10歲的男孩,正是淘氣的時候,欺負過別的孩子,也被別的孩子欺負過。每次發生沖突后,我都會問他:“你為什么被欺負?”讓孩子回想一下自己的行為是否先有不當,如果孩子沒有不當之處,才教孩子向對方抗議。如果真的遇到了“小霸王”,不妨鼓勵孩子跟他狠狠干上一架,讓對方知道欺負人的后果。
反方:動手解決不了問題
王女士(孩子6歲):對小孩子來說,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辦法,有時反而是機智的表現,這樣才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而并不總意味著怯弱。所以,家長應該放手——給孩子機會,自己想出解決辦法,可以根據當時的情況,決定自己是還手還是躲避,是要和“小霸王”化敵為友,還是找大人幫忙。
黎女士(孩子7歲):動手解決不了問題,你打我,我打你,小孩子又不知道輕重,最后受傷的都是孩子,而且,孩子對父母來說都是寶貝,傷了誰都不好。所以,單純的“打”解決不了問題,要“動手”也可以,得先教孩子找出對方的弱點,畢竟是孩子,再“霸道”也有怕的,比如怕黑,或者怕某個動物、某個人,關鍵時刻可以拿出來用。或者,讓孩子聯系幾個要好的小朋友一起行動,人多力量大!
胡先生(孩子8歲):教孩子“打回去”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法,應該把一些處理問題的技巧教給孩子。我是這樣教孩子的:“如果對方比你大,又經常欺負你,去告訴他最怕的人或他最喜歡的人;如果對方跟你同齡,學會用眼睛緊盯著他,并告訴他,自己在學武術。”
相關報道:父母如何應對孩子打架?
孩子打架有助適應集體活動
孩子打架,家長怎么辦?
童年遭遇冷暴力長大更自卑
當孩子在幼兒園遭遇冷暴力
下一篇:兒子給爸爸當“圍棋老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巧妙教會孩子懂得消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