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26 過急早學
對“早期教育”一說,許多父母認為越早越好,其實這是對孩子的一種誤導。
早期教育不等于智力開發(fā)。提到早期教育,不少父母就認為,
不管孩子會不會說話,六個月就開始看圖認字、學外語;一歲數(shù)數(shù);一歲半說兒歌、背誦唐詩;再大一點兒,奔波于各種特長班、藝術班之間。
出生在高知家庭的恬恬就享受如此待遇:全家人分工負責她的識字、背詩、算術、英語,還上了繪畫和舞蹈兩個班。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恬恬兩歲就認識了四五百個字、會背近百首古詩、能說一些日常的英語詞匯;三歲會做10以內(nèi)的加減法;三歲半會畫出完整的小動物、涂上顏色,可以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很有節(jié)奏感……如今,四歲半的恬恬又拉起了小提琴,誰見了都會夸她聰明,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臉上是一副掩飾不住的自豪的神情。只是,恬恬至今不會自己穿衣服,上廁所要人幫,吃飯用人喂,玩過的玩具、看過的書、畫過的畫都得由奶奶幫著收拾。
家長首先是應該讓一個四歲多的孩子提前掌握小學的知識內(nèi)容,還是讓他們學會基本的生活自理?這兩個方面到底哪個對孩子的成長更為有利,看來很值得家長深思。但是,在過分強調(diào)孩子知識、技能和智力發(fā)展的過程中,家長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跑了“偏”,造成嬰幼兒教育小學化,使本該在這個年齡段完成的“養(yǎng)成”教育成為空白,等到孩子上了小學、中學,甚至大學,再回過頭來實施再教育,補上本該在孩提時代掌握的關鍵的人生課程。
那么,恰當?shù)脑缙诮逃馕吨裁矗繌拇蟮姆懂犐现v,早期教育是在孩子嬰幼兒時期進行的教育。和我們平常所說的教育一樣,它包括體、智、德、美、勞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促進嬰幼兒身心和諧全面發(fā)展。換言之,早期教育的目標是使孩子成為有聰明才智、健全人格、優(yōu)良品質(zhì)和健康體魄的人。除了智力學習外,更重要的是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形成樂觀、自信、向上的心理。因為一個人日后的成功,不單單取決于智力方面的因素,從小練就的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與人合作的精神,每每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個人綜合實力的體現(xiàn)。從這個意義上講,早期教育應該是對嬰幼兒整體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而不僅僅是使他們的智力潛能開發(fā)“一枝獨秀”。
有一位趙女士經(jīng)常為她不到三歲的兒子感到驕傲:兩歲后兒子就在家人的指導下開始識字,陸續(xù)認識了好幾百個字,趙女士在親戚朋友面前感到特有面子。可是最近一段時間,趙女士卻感覺兒子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喜歡“認字”了,而且一教他認字,他就不停地擠眼,雙手亂動,坐立不安。天津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主任劉醫(yī)師說,這是由于家長教育引導不當,過早強迫孩子識字,導致孩子過重的心理負擔,出現(xiàn)了心理行為問題。
隨著我國獨生子女家庭增多,父母對孩子的培養(yǎng)普遍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愛心。但許多家長存在一些片面甚至是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認為識字越早越聰明,把孩子的學習看得過重,期望值過高。許多孩子被父母從幼兒園接回后并不是直接回家,而是被送往各種學習班學繪畫、學鋼琴,小小年紀就背負了父母過多的期望,很容易造成孩子學習壓力過重,嚴重的就會出現(xiàn)心理行為問題,如睡眠障礙、飲食障礙、情緒障礙(如恐懼、焦急、易怒等)、遺尿、多動和抽動(如擠眼)等。
“早期教育決定論”的思潮之所以能在中國盛行,一方面是由于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太高,家長的教育素質(zhì)(教子觀、教育態(tài)度、方法等)還不高,從而為“早期教育決定論”提供了生存的溫床;另一方面,有些缺乏學者良心的所謂“專家”,不負責任地宣揚鼓吹,極力夸大超前教育和超前智力開發(fā)的作用,曲意逢迎那些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們,這是一種很不應該的錯誤引導。
下一篇:兒童早教切忌求貴求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培養(yǎng)一個小小男子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