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1.人們對肥胖的錯誤理解,改變了生豬的產業模式
人都有習慣性思維,比如總認為肥胖是吃的肥肉或動物油太多造成的。豈知這是一個大大的思維錯位,正是這種謬誤思維造成我國生豬產業的大逆轉,出現瘦肉型豬一統天下的局面,還鬧出瘦肉精的丑聞。
一個肯定的答案:絕不是吃肥肉長肥肉,吃瘦肉就長瘦肉,吃豬蹄皮膚就好,吃素就不會長肉。那么真正的情形是怎樣的呢?
已知的生物學專業理論給出這樣的解釋:食物的營養成分主要有能量物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礦物元素,等等,不管我們吃到肚子里的是肥肉、植物油還是米飯饅頭、水果蔬菜,要變成人身上的肌肉或脂肪,首先這些植物或動物的能量型營養物質需要在各種分解酶的作用下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從動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多糖,多糖又分解成二糖(果糖或麥芽糖),二糖再分解成單糖(葡萄糖)。分解場所從胃腸道開始,通過血液運輸到各個組織器官的細胞,各個環節和環境都從事不同物質的分解活動。
葡萄糖作為能量物質的基本單元在進入人體組織系統的各種細胞后,在細胞基因信息的指揮下,又在各種合成酶的作用下,經過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變成人類身體細胞新陳代謝所需要的能量物質形態,從而維持生命運動的能量消耗和儲積。
植物蛋白質或者動物蛋白質被人吃進肚子后,依據同樣的生物學原理,蛋白質分解成多肽,多肽分解成二肽,二肽分解成終極產物——單肽(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質系統的基本單元,同樣在各種合成酶的作用下經過復雜的生化反應,在靶細胞里合成人體蛋白質。
這說明一個事實,不管你吃的是肥肉還是米飯饅頭、蔬菜水果,終極分解結果都是一樣的產物,豬的肥肉沒有可能直接變成人的肥肉,豬的瘦肉也沒理由直接變成人的瘦肉,糧食、果蔬的營養物質轉化遵循同樣的生物學原理。社會上個別觀點說,動物油的脂肪顆粒經過人體血管運輸,幾個小時后就沉積到了人體的腰部。這樣的說法顯然不符合基本的生物常識。
人是不是肥胖,關鍵在于人體各組織系統靶細胞脂肪的合成能力和儲積能力,這種能力受細胞的基因信息控制。相對來說,女性身體的靶細胞脂肪合成、儲積能力較強,理由是女性要生育,在遠古時期的惡劣生存環境里,只有多儲存能量和其他營養物質才足以保證新生命的發育需要。看看熊和鯨魚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更直觀地理解動物幾十萬年形成的遺傳特征不可能一下子改變。雖然女性的生理特征導致女性更容易長胖,不過女性大可不必郁悶,在戰爭、疾病或自然災害面前,體內脂肪多的人更容易生存。其實外觀美麗只是人的視覺問題,并不關乎本質,要是生活在湯加王國,只有身材肥胖才算美麗呢,所以說價值觀決定取舍。
如今減肥的女性很多,不過至少有一半甚至2/3的減肥者并不在肥胖者行列。僅僅夢想長久保持身材曼妙而盲目減肥,多有營養不良的現象。真正美麗的身材不只是體形曲線分割適當,還要肌肉有彈性,皮膚光滑細膩,經常營養不良根本不可能達成這樣的效果,還容易引起身體器官機能病變,得不償失。
女性減肥者盲目節食是最大的誤區。那些脂肪沉積能力強的人“喝水都胖”。不是致病性肥胖就不需要刻意減肥,注意膳食合理,適當運動,保持心情開朗,大都可以保持身體健康美麗。所以,貧困時期也有胖子,不吃肉的和尚尼姑也能變胖,吃素者不見得不長肉,而那些體內靶細胞儲積脂肪能力差的女性怎么吃肥肉也都是骨感美人。
就是因為了解專業知識的人太少,社會認識的偏差才導致我國生豬產業畸形發展,瘦肉型豬品種在20世紀80年代引進中國,10年左右的時間,如風卷殘云般很快把地方優良的脂肪性豬品種擠出產業舞臺。結果,全國人民吃了幾十年的瘦肉,除了感覺肉的口感不如以前外,胖子沒見少;不吃動物油,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也沒見少,因為這些疾病的產生,與吃動物油還是植物油的關系不大。目前三高病人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帶來了營養過盛,而同時運動量卻較缺乏,不能消耗過盛的營養攝入,造成過多的營養堆積,給身體造成沉重負擔。
我國的生豬存欄常年保持在4.2億~4.5億頭的水平,其中農戶為主的小規模豬場占50%以上,90%以上的品種是瘦肉型豬,商品豬生長期5個半月能達到100公斤左右,若回到40年前,農民喂一年的豬也就這個重量。生長期短的后果是豬肉里的風味氨基酸、核苷酸和芳香烴類物質的沉積不夠,造成豬肉口感不如以前大肥豬的肉香。實際上,要把瘦肉型豬喂到一年以上,肉也很好吃,不過浪費的飼料就多,這跟是野豬還是黑豬的品種無關。
*溫馨小貼士*
(一)給肥胖者的飲食建議
1.遠離高熱量食品是關鍵。
2.適宜選擇低熱量、低脂肪、適量優質蛋白質、復雜碳水化合物(如谷類),并適當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3.單純減少主食的飲食非常不可取,人體缺少碳水化合物會影響機體生理功能,嚴重時會使機體產生疾病。
4.早餐一定要吃,不吃早餐不但不減肥,反而可能增肥,而且對健康不利。早餐可以選用牛奶或豆漿、少量主食,另外蔬菜、雞蛋、豆制品都可以選擇。
5.午餐吃少量主食,推薦粗糧,適量蔬菜、瘦肉、豆制品,但是注意烹飪中的油脂不宜過多。
6.晚餐選擇粗糧和蔬菜,蔬菜最好涼拌,減少油脂的攝入。
7.三餐之間可以增加水果,但是不宜選用糖分過高的,而且水果的數量也要控制,不可敞開肚皮隨意吃。
(二)肥胖的界定
1.關于肥胖的界定,世界衛生組織(WHO)以體質指數(BMI)來對肥胖或超重進行定義,BMI是世界公認的一種評定肥胖程度的分級方法。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2)
體質指數評價表:
*此表格數據僅適用于年滿18周歲以上的普通人群,運動員、孕婦、哺乳婦女及久坐不動的老人不適用此標準。
2.肥胖者有一個共同特點,走路大喘氣,血壓、血脂偏高,行動遲緩,反應遲鈍。一些男性看起來偏胖,但是骨骼強壯,肌肉有力,行動迅速,反應敏捷,精力旺盛,只能叫健壯,不能歸集到肥胖者的行列。
3.肥胖患者常以兒童和青少年居多。35歲以上的男性,30歲以上的女性,身體開始發福,肚腩開始隆起,腰圍增加了尺度,這些是新陳代謝的正常發展過程,只要體重不超過正常范圍,并不算肥胖。
下一篇:小蘿莉如何應對怪叔叔:逃跑+白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pk臺:讓不讓孩子玩ipad?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