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把擁有的物質多給予他人一份,自己便少了一些,而知識、技能卻不這樣,教給別人,非但不減少,反而能進一步地強化、鞏固,溫故而知新,無形中全面提高了自我。基于對此的認識,我常鼓勵已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瑩瑩在學習上多幫助他人。
鄰居小女孩婷婷拿著一本英語書哭喪著臉溜進我們家,請瑩瑩教她英語。原來,婷婷的爸爸要求她每學完一節英語課后必須熟讀并弄懂每個單詞及句子意思,不會的問同學問老師,絕不允許打“馬虎眼”混過去。她答應得好,可實際上并不這樣做,學過的課文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爸爸檢查后限其在傍晚前必須將不會的地方弄懂。她慌了,急忙來請教瑩瑩。其實,瑩瑩的英語也不太好,面露為難之情。在旁的我立即鼓勵:“瑩瑩,你就幫助一下婷婷吧,不會讀的地方可打開復讀機來聽呀,不懂的句子就翻開筆記來看呀,還可根據單詞的意思來翻譯呢。”在我的鼓勵和提醒下,瑩瑩便答應了婷婷的要求,當起“老師”來。“重擔”在肩,瑩瑩既打開復讀機,又翻開筆記本,半天下來,終于替婷婷“解了圍”。第二天,婷婷笑嘻嘻地來到我家,說昨晚她爸爸再次問及那些不懂的地方時,她全部能正確地做出回答,爸爸表揚了她。看得出,瑩瑩內心充滿著成就感。之后我也表揚了瑩瑩,嘗到“甜頭”后的婷婷便常來找瑩瑩請教英語、數學、語文方面的問題,我不但不感到厭煩,還盡可能地予以方便,并教育女兒認真對待。
女兒先前成績并不很優秀,自從我鼓勵她在學習、生活上多幫助他人并創造條件讓她多幫助他人之后,學習成績、思想品德即明顯進步,第二學期被評為“好學生”。為此,父母應鼓勵子女多幫助他人,讓孩子在幫助他人中不斷進步。
下一篇:中國到底缺少了些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家長孩子的“第三學期”減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