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幼兒學前教育,由于缺少或沒有直接的應試體系,因而在課程設置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具有較大的自由度,幼兒園因此成為實施素質教育最為堅決的一塊園地。那么,學前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具備哪些特點?幼兒園和家庭應如何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所幼教教研員、中學高級教師周叢笑。
記者(以下簡稱記):雖然素質教育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對于什么是素質教育許多人卻不太清楚,甚至還有一些錯誤的理解。你是怎么理解這個概念的呢?
周叢笑(以下簡稱周):關于什么是素質教育這個問題,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有不同的表述。原國家教委發展研究中心楊銀付同志在分析了9類15個素質教育的定義之后認為:“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簡單地說,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智力和體力得到充分而完善的發展,即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協調發展。
記:與中小學相比,幼兒園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具備哪些特性?
周:幼兒園素質教育的主要特點有:一是要面向全體幼兒,使每個幼兒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傳統教育往往忽視個性差異,把主要精力放在少數能力強的幼兒身上;素質教育則要面向全體幼兒,根據每個幼兒的實際情況和身心發展特點,尋求教育對策和教育方法。二是要使幼兒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傳統教育重智育,輕德育,忽視體育,在教學方面重知識技能的傳授,忽視良好品德行為習慣及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素質教育則強調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全面和諧發展,強調把幼兒園辦成人人講道德、處處見精神的家園,開啟智慧、豐富知識的學園,提高體質、增強體魄的樂園。三是要加強對幼兒個性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素質教育強調拓展個性教育的范圍和空間,依據幼兒的興趣和愛好,廣泛開展各種興趣盎然的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待人接物的正確態度,使他們正確對待社會,對待生活。
記:怎樣才能達到幼兒園素質教育的既定目標?
周:為了改變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模式,確立以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質為目標的素質教育模式,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培養孩子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只有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各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二、培養孩子繼續發展的學習能力。應該培養孩子對不斷變化的世界能夠作出及時反應和對新知識及時吸收的能力。教師必須激發孩子的認知熱情,使孩子掌握獲取知識的手段和方法,為知識的更新儲備不斷學習的能力,為接受不同類型的繼續教育和終生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有責任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激發孩子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孩子創造思維的發展。要保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本能,為好奇心和創新意識營造寬松的發展環境和條件,這是發展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必要基礎。要培養孩子積累知識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因為豐富的知識是創新能力的源泉。
記:家庭應如何配合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呢?
周:家庭配合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轉變家庭教育觀念。家長必須樹立全新的家教觀念,具體有:1、“子女成才,家長有責”的家教責任觀。2、現代家庭素質教育觀。要努力為孩子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以及全面發展基礎上的個性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重智輕德”、“重知識輕能力”的片面家教觀念必須轉變。3、“不唯龍鳳,但求成才”的現代家教人才觀。4、為孩子成為創造型人才奠定基礎的現代家教質量觀。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孩子的創造精神與創造能力,努力為孩子成為未來創造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礎是衡量現代家庭教育質量的主要標準。
(二)改變不當的家教行為。衡量家教觀念轉變的唯一標準是家教行為實踐。提高對家教的認識是基礎,注重家教行為實踐的轉變是根本。針對21世紀現代教育的要求與當前家教誤區,家長應認識與掌握的實施家庭素質教育的主要規律有:1、家長與孩子同是家教主體的規律。家長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與自尊,充分調動、激發孩子學習與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同步培養的規律。非智力因素對智力的發展有巨大的動力作用,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只有同步培養、協調發展,才會有成功的家庭素質教育。3、因材施教的規律。違背孩子的年齡特點與智力基礎實際搞拔苗助長,違背孩子的興趣逼迫孩子按家長的意愿發展,都不會有成功的家庭素質教育。
(三)家庭實施素質教育還需要“五心”。1、愛心是素質教育的基礎。父母愛孩子有兩種,一種是嚴愛、關愛,一種是溺愛、寵愛。前者有助于孩子成才,后者將孩子引向歧路,我們提倡前者。2、信心是素質教育的力量。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家愛爾維斯說:“即使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只要早期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3、細心決定素質教育的質量。幼兒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化工程,它涉及智力開發、科學喂養、體質鍛煉、心理素質、性格培養和美德熏陶諸多方面。幼兒素質教育的這些特點要求家長要細心。要細心關注孩子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抓住可施教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教育;要細心關注孩子的言談舉止,了解孩子的潛能、特點并因材施教,使教育符合孩子的天性;要細心觀察孩子的各方面發展是否平衡,對不足的方面強化訓練;要細心觀察孩子對教學的反應,以了解教學的內容是否適時、適度、適量,使教育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要細心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行為,發現有不良行為即時糾正。4、耐心是素質教育持續進行的保證。幼兒素質教育是啟蒙教育,由于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未發育成熟,教學的成效不會立竿見影。有的家長在教學初期熱情高、勁頭大,教幾次后見孩子沒有反應或見效小就失去耐心,放棄了教育,這樣的素質教育是不會有成效的。5、恒心決定素質教育成效的大小。幼兒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它以開發智力、強壯體魄、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為目的,以環境熏陶、潛移默化等為手段,寓教育于撫養孩子的整個過程中,因此教學時間較長,沒有恒心是完成不了這項教育任務的。
下一篇:孩子與生俱來的運動喜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喜歡能“玩”轉的房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