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頭痛欲裂的我拖著酸軟的四肢回到白色辦公室,每上一級臺階,都讓我苦不堪言。昨天那場迎風生日聚會把我弄得疲憊不堪,孩子們的熱情與呼喊讓辦公室的溫度不斷上升。
隨后,我們把那些第二天要上課的孩子們趕回了家,場內安靜下來后,我一時興起,忽悠大伙一起爬香山去--此時已是夜深人靜了。
昨晚站在香山頂的我豪情萬丈,今天卻四肢疼痛。但我還是馬上發現迎風成立的730天中,一次都沒有遲到過的常松居然還沒有到。10分鐘過去了,穿著新球鞋的小白從我面前經過;20分鐘過去了,長發飄飄的媛媛從我面前經過;那個常松仍然沒有蹤影……
在以往的8點到8點30分我都會用最快的速度瀏覽所有的新聞、查閱郵件以及確認今天的安排,但今天卻開始擔心常松的安全了。我連撥了兩次他的號碼,都是不在服務區的提示。
這時,辦公桌上的電話突然響起,我沖進房間,抓起電話:“常松,你怎么了?”“不好意思,我找一下蘭海老師。”
不是常松,我正要道歉,聽見玻璃門上的風鈴響了。這叮叮當當的“信號樹”代表著有人來了。我忙把電話掛掉,從辦公室里沖了出來。
果然是常松,他也是一副氣喘吁吁的樣子。
“你,你怎么回事兒?居然遲到這么久!”見他四肢完好,我的心就放了下來了。
“先讓我喝口水,我可跑了一路啊!”常松嘴巴都不靈活了,“你猜我看見誰了?”我根本沒有任何思路。
“林業!”這兩個字就如同電擊一般,讓我不僅忘掉這全身上下的疼痛,也忘記了對常松的數落。
“你們倆說話了嗎?”我的聲音低沉。
“沒有。我在知春路那站下車,站臺上我一回頭就看見他了。我沖回去找,剛看見他,大鐘寺就到了,我跟著他下了車,好不容易趕上他。”
我拽著常松的袖子,嗓子里似乎被什么東西堵住了,急切地等待他的下半句。
“結果我追上去一看,不是林業。”常松長嘆了一口氣,坐在沙發上,深深陷了進去。
我很失落,毫無表情地回到辦公室,關上門,拔掉電話線。我不想被打擾,因為每次提到林業,就如同擊中了我的死穴。
2003年9月,剛經歷了非典,在我忙得焦頭爛額時,突然接到了一個高考復讀生的電話,希望和我談談。我對電話那邊沉穩的聲音頗有好感,我喜歡自己尋求幫助的人,所以很快安排了第二天的見面。
當準時的敲門聲響過后,一個帥哥進來了。
“我想找蘭海。”男孩相當鎮定,聲音和電話里一樣沉穩。
“你好,我是蘭海。”我伸出手,“需要我什么幫助呢?”。
“我是林業,我需要你幫助我考上大學。”林業的雙手有力,很堅定。
我用了30秒鐘觀察了林業,沒有馬上回答他。挺拔的鼻子,雙眼皮,堅毅的神情,五官很好看,英氣十足。
“是嗎?你認為我什么地方能幫助你呢?”我很好奇他的直接。
“我查了一些關于你的資料,上面說你能給別人制訂規劃并且幫助他達到目標。我現在學習完全不在狀態,但我非常希望能夠學好,所以我需要你的幫助。我想你是可以做到的。”小伙子一臉嚴肅。
“那看來我就不用自我介紹了,說說你現在的情況。”我把林業帶進了我的辦公室。
“你好,喝水。”常松把水杯放在他面前,迅速地遞給我了一張紙條:一輛市價1500元的自行車,新的。
我看了眼紙條,收了起來。[孩子的一切都在透露著我們需要知道的信息,看什么樣的書、穿什么樣的衣服、聽什么樣的歌,甚至吃什么樣的食物,這都是讓我們了解孩子一切的最基本最真實的信息。]
林業喝了一口水,只用一句話就完成了自我介紹:“我去年參加了高考,離本科線差180分,然后進了一個重點中學的復讀班。這就是我的情況。”
“我想了解一下你的家人情況。”
“這個,”林業看了我一眼,堅定地回答,“我是一個成年人了,考大學是我自己的事情,所以你不必知道我家里情況。”
“是嗎?那就想好了再和我說,否則我就沒有時間奉陪了。”我起身開始整理桌上的文件,這分明是在下“逐客令”。林業愣了,可這個驕傲的家伙仍然抬著下巴離開了我的辦公室,并很有禮貌地幫我輕輕關上了房門。
但我預料,三天之內,他會主動和我聯絡的。
我哼著歌打開電腦,開始記錄:“一輛1500元左右的新車,家庭的經濟條件很好。不愿談家庭,應該是在高考上和家庭有比較大的沖突。林業獨立思考能力強,所以堅持自己意見是在家庭交流中最明顯的矛盾。在解決問題方面,林業是主動的,他渴望解決目前的難題,但同時又不能面對所有問題。”[對于孩子的分析,不僅要通過物質的條件,從他們的語言、態度和做事方法都能讓我們去觸摸他們的心靈,只要用心,只要家長愿意去分析自己的孩子,相信你一定會比任何時候都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
第三天,林業果然來了。
“我還是需要你的幫助,不過,我不愿意告訴你……但,我寫在紙上了,我們先說學習,等我走了,你再看這些。和你聊天是很貴的,我可不想浪費我的金錢。”林業仍然抬著高傲的下巴,可語氣已經柔和很多。
我點了點頭,心想:這個林業,不知昨晚把這段話背了多少遍。
和林業的談話非常順利,他有很強的進取心,有自己渴望報考的學校,還有自己的理想。但在學習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學習盲點。像林業這樣擁有遠大理想但又沒有方法收獲成功的孩子是最遺憾的,但卻又是最有希望的。
進取心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基礎,所有的學習行為都需要建立在此基礎上。這樣的孩子需要的只是方法和堅持,不僅僅是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目標,更重要的是需要通過一次次階段性的成功來保持住自己奮斗的熱情。[這類孩子是我們常說的“口號派”!經過調整后,他們是最容易成功的。孩子們的理想是需要尊重的,我們還需要托著他們的理想,最好的幫助就是提供方法!]
與所有孩子的一樣,我給林業出的學習秘籍第一招就是“認識你自己” --慘烈地認識自己。[ 不斷地補習結果就是總在重復!孩子的好勝心會讓他們無法承認自己的“落后”!客觀認識自己是調整的第一步,而且要有極強的心理素質來接受“認識”后慘不忍睹的后果。]
很多孩子不斷地補習,可分數總不能大幅度地提高,原因就是他們不清楚自己對于內容的掌握程度。他們很可能發現自己總是在犯同一個錯誤,每次考試前總是這本書本的前兩章復習得最好,他們總是更愿意花時間在自己能做、會做的練習題上,而對于自己不擅長的內容,潛意識里就在逃避。
“叢林”作戰是我給林業設的第一道關卡。我把他帶進辦公室,將我準備了三天的所有資料放在他面前。
“這是什么東西?”
“這是我為你精心準備的秘籍。看著,這里是語文、數學、英語、化學、物理的考卷,我需要你認真地做完,不能看其他資料,遇到不會的題目,就不放棄,不能猜,這樣我才可以完全了解你的狀態。你要記住,我只是你的助手,[“助手”是幫助孩子的人,不是孩子可以依賴但卻可以信賴的人,做屬于他們的事情!稱呼上的改變又一次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需要掌握主動,也讓他們確認自己是一個需要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成年人”。]卷面上的分數對我來說不重要,我在意的是你的真實狀態。我會一直在外面等你,現在時間是下午兩點,完成時間不能超過八點。”
我沒等林業給我任何回應,先行離開。
6點30分的時候,我結束了和內波教授在MSN 上的談話。我悄悄站在我的房間門口,聽了聽里面林業的動靜,連動椅子的聲音都沒有。但我知道,越是擔心,就越不能去看,一旦進去,一旦詢問,就說明自己不信任他。[不要在許諾給孩子的完成任務時間內打擾孩子。因為這種行為是一種不信任的暗示。]
離規定的時間還有半小時,門突然開了,林業一臉疲倦地走出來了,交卷。
“所有的卷子都在這了。會做的我都做了,希望你不要失望,我先走了。”
“好的,明天下午同一時間過來。記住,把高中三年所有的教科書都帶來,別忘了。”我遞給他一堆吃的,“騎車小心點兒,別盡圖快。”
林業終于有了一絲笑容,“看不出來,你還會照顧人呢?”
“我折磨你一個下午了,肯定要回報一下你了。回去吧,和父母好好談談。”我目送林業離開。同事們都回家了,房間空了。我把音響打開,房間里頓時充滿了法國香頌舒緩優雅的旋律。
我一個人靜坐在桌前,拿著林業的那一堆試卷,開始對他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很多科目的基礎都有問題。我拿出自制的各科知識點系統圖與林業的試卷卷子進行了對照,遺憾地發現林業對每門學科的理解都是不系統的,這孩子的實際水平遠遠低于他的高考分數。但讓我欣慰的是,從這幾張試卷子和草稿紙上的回答字跡來看,他非常認真。
我倒上今天最后一杯咖啡,慢慢打開林業交給我的信:
“林業是我的名字,我不喜歡這個名字。我是理想主義者,但理想讓我迷茫。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生病去世了,爸爸是大學系主任、教授。媽媽離開我沒多久,爸爸就又結婚了。于是從初中開始,我輾轉在各個地方讀寄宿學校,每個月才回一次北京,每個月才和我爸爸見一次面。大家眼中的我,不懂事、愛打架、不知道學習……我知道自己不是這樣的,我很想好好地做人,以后找個好工作,能夠有一個美滿的家庭。”
這封不太長的信件把這個波濤暗涌的家庭和18歲男孩的境況顯現出來。信件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傳遞給我許多的信息。什么樣的人才會不喜歡自己的名字呢?又有什么樣的人才會在第一句話就告訴別人他不喜歡自己的名字呢?
林業對自己的經歷很不滿意,同時他對爸爸送他到外地讀寄宿學校充滿了無奈與失望。雖然他很傷心父親對自己的“遺棄”,可他仍然在內心中充滿了對父愛的渴望,他渴望用自己的成功來獲得父親的認可。而這種渴望在林業身上透露出的是一種義無反顧,他臉上那么堅定,理想就是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很多生活在有變故的家庭里的孩子都會向往一個安定的生活、一個美滿的家庭,他們對于家庭安全感的需求是迫切的,讓這類孩子感受到放松和安全是建立友好關系的關鍵。]
從那天開始,我給林業制訂了每周具體的學習計劃。在一個完整的系統和結構下來幫助他搭建對學科的認識,同時也給家教老師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加上林業的悟性和努力,他的進步很大,來我這兒的頻率也從原來的隔天一次變成了每周一次。
每周,我們都在一起打籃球。出于職業原因[作為顧問,是不能透露孩子的隱私的。父母也應該知道,孩子們都有自己保留隱私的權利,切忌在外人面前說孩子的隱私,孩子可不像你們認為的那么“不懂”啊!]我沒有透露給大伙更多關于林業的信息,但聰明的小白和常松,又怎么會察覺不到林業的變化呢?
男人之間的溝通是奇妙的,有時不需要語言,只需要一種目光,那就是一種信任。
有一次,大汗淋漓的我們坐在臺階上喝汽水,林業突然問我:“蘭海,你原來遇到過像我這樣犯過錯誤的人嗎?”
“林業,你覺得什么是犯錯誤?”[當孩子告訴我們一個“結論”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知道他下這個結論的原因,關注原因而不是結果。]
“像我原來那樣,總打架,總在外面混,沒有家人管我。我爸爸把我放在寄宿學校里,我很自由。但這個自由,我真的不想要,我就想要他們管我。”
看來,我的這個“體育放松法” 真的行之有效。[腦力活動頻繁過后會讓人產生巨大的壓力,緩解這種壓力的最好方法就是“運動”,而且是多人的運動,建議父親們要經常和孩子一起運動,不僅可以減壓,也可以建立良好的交流環境。]我們這段時間在學習上花了很多時間,但他卻一如既往地在家庭話題上敏感,除了上次他留給我的那幾行字以外,我們再也沒有就這個問題展開過討論。[18歲的林業,有自己的思想。對于一個性格剛強的孩子,需要以柔克剛。雖然不是直接讓他說出答案,但是讓他放松,給他一個“安全”的環境會讓他主動傾訴,外表越剛強的男孩子內心越渴望談話。]
我側身,看見旁邊的常松若有所思地看著落日,眼神中滿是故事。我知道,此刻我應該離開,把故事留給這兩個男人。因為我知道常松的故事,我同樣知道林業也會喜歡那個故事。[我們在創造一個環境,談話的環境。如果環境中出現了不同身份的人,很容易讓孩子有所保留,在林業的心中,我是一個他尊敬的人,有些話是不能告訴我的,因為他會顧及在我心中的形象,所以我離開。父母有時候就特別需要給孩子一個談話的氛圍!]
常松家是縣城里非常大的一個家族,常爸爸的專制是有名的。即便如此,常松依舊在學校里打打鬧鬧,甚至到處借錢,最后一發不可收拾。所有借給他錢的同學都去找他爸爸要錢。就在常松不知道爸爸會用什么工具收拾他時,爸爸卻出人意料地還掉了所有的錢,沒有動手,甚至沒有一句責罵,只說了一句:“男人做任何事情都要對自己負責。從現在開始,我不再為你負責。”
從那天開始,常松明白了,原來父愛是這樣的,原來犯錯是這樣的。[父親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母親是很不一樣的,這樣一種讓孩子意想不到的處理方式,會讓孩子在震撼中反思自己的行為,往往能起到轉折的作用。]
我一直在想孩子們需要怎樣的老師,這位老師不一定是教育專業的,不一定具有高學歷,但個人豐富的經歷是必需的,[教育就是影響力,人與人之間的影響力是隨時產生的,有過經歷、有過反思的人對生活有著深刻的理解,這些理解不是從書本上看到的,而是自己的、生動的。]只有經歷過故事的人才能從生活中獲取領悟和智慧,才能理解別人的成長,才能讓他影響別人。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