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日積月累,訓練記錄本上的許多數字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數字是最能令人信服的,孩子看著長年累月積累起的、帶著運動鍛煉規律的數字,自然也就有信心了。
各種鍛煉,很多人為什么堅持不下去?因為太痛苦。對此,我總要跟兒子談:“所有的康復訓練和治療,缺一不可,任何訓練都不能間斷,瞧,抬腿不就是這樣的嗎?……兒子,真棒!來,練吧!”
盡管每天是在PT室的海綿墊上訓練,可由于孩子太瘦,經常是一練尾骨部位就磨起泡,而他的下身又沒有知覺,只有在給他換衣服時才能發現。醫生把這種泡確診為滑囊炎。一旦泡被磨破,就可能形成褥瘡,那么在此期間其他訓練就必須立即停止,這時孩子就只能整天趴在床上做熱敷、吃藥,等著滑囊炎消除。
因為堅持訓練,滑囊炎變成了兒子經常犯的病。即便是在發病不能翻身的時候,我也絕不放過他,用手輕輕托起他的腿,要他堅持背部訓練。
趴著的時候可以暫時躲避訓練,所以就成了嘉鵬唯一可以集中學習的寶貴時間,這也是他最得意的時候。他情緒好的時候會說:“媽,這是醫生給的權利,對不起,請拿書來……”于是,他就趴著學習。如果情緒不好,我就在旁邊給他念書。我的本意是給他讀一些殘疾人戰勝病痛的故事,可是又怕他多心、抵觸,思前想后,選定給他讀經濟界人物的傳奇,因為在空難前他就已經很關心這些經濟領域里的名人了。可是我費了好一陣口舌,有時候竟會換來孩子冷冷的一句:“他們都是正常人,能走路,我連路都不能走,能和他們比嗎?”
我讓他給噎住了。其實,孩子的消極情緒是有道理的,我聽見過他悄悄地自言自語:“既然醫生都宣布‘無期徒刑’了,我這樣訓練還有什么意義?訓練到什么時候才能走路?”
孩子啊,媽媽理解你,眼下你正承受著這種痛苦,那么,讓我們一起來承受吧!
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踏上“通往北方之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