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寫在前面的話:
我在一所還算有名的大學擔任心理咨詢師,工作內容之一便是接待學生和家長。走進心理咨詢室的,往往是一些其他同齡人眼中的佼佼者。一開始,我也好奇,他們會為什么事情而苦惱呢?幾年下來,我發現困擾這些學生的,大部分都是從生活中很小的事情開始,比如不會選課、不敢給導師打電話等。因為這些小事解決不好,小問題會變成大麻煩,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業和前途。
我不想說“高分低能”這樣的套話,也清楚“大學生缺的課得在幼兒園補”是大家都明白的常識,可是懂得和做到常常是兩回事。我自己也是一個4歲孩子的媽媽,我也在反省、探索如何給予孩子完整的教育。于是,我想花點時間把這些大孩子的故事講給家有小孩子的父母聽……。
文/薛璟
大孩子的故事
5月的一天,我快下班了,一位穿著時尚的女士在咨詢中心的走道徘徊。我迎上去問她,有什么需要幫忙的。沒想到,這一問,她的眼淚立刻出來了。我請她進辦公室再慢慢講述。
她的兒子君君(為了保護我的咨詢者,在此使用化名,筆者注)是作為當地的高考狀元考進這所大學的。大一還沒讀完,老師打電話來說,君君無法獨立生活,建議家長來陪讀。“當時我接到電話就懵了。什么叫無法獨立生活,學校不是有食堂,熱水不是24小時供應?我的孩子那么優秀,難道連這些都做不好?”
君君媽媽帶著萬分的疑惑,心急如焚地趕到學校,當走進孩子的宿舍時,她驚呆了。君君媽媽的原話是這樣的:“我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哪里是4個大男孩住的地方,說是豬圈,都不為過。宿舍里亂七八糟,空氣中混合著一股酸臭味,被子從上鋪垂到下鋪,地上、桌上放著好幾碗吃完沒扔的方便面,都已長了霉。地上還有亂扔的瓜子殼、臟兮兮的書和棉襖。而孩子們在一旁毫不介意地打著游戲。”君君的媽媽一定是又生氣又心疼,把孩子送到著名學府來,過的竟是這樣的生活。然而事情不僅僅是這樣,君君發現同學都和自己一樣優秀,在高中的優勢一下子全沒了,慢慢地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又因為不會整理、收拾,生活一團糟,心情郁悶的君君只好借打游戲來消遣,期中考試居然有幾門主課掛科。老師也找君君談過話,發現不是君君的態度問題,而是現在的生活狀態讓他沒法學習,為了不讓情況惡化,只能請家長來陪讀。
無需君君媽媽多言,我們都可以想象,在家的君君一定是除了學習別的一概不沾手。而像君君這樣,沒有生活能力的學生,我們不止見過一次了。有學生一個學期下來,不知道超市在哪里,生活用品都是家長快遞來的;還有的衣服從來沒洗過,一周帶回去一次,以至于媽媽準備了10雙襪子……
有學生會為和室友關系不好來咨詢的,起因是為誰扔垃圾、誰打掃便池發生爭執,最后誰都不愿意干,導致宿舍里味道怪異,亂成一團,她感到生活沒意思,自己好孤獨……
有學生因失戀來咨詢,本來自己和對方是學校里的金童玉女,結果因為自己不愛洗澡、不剪指甲而被鄙視,傷了自尊心……
還有因放棄申請去國外名校深造而來的,而放棄的原因是對自己的生活能力沒有信心,怕生病了無人照料,但卻陷入了深深的遺憾中……
當然,從全校學生的總人數來講,這樣的案例是少數,但因缺乏生活能力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繼而引起各種心理困擾的學生,近年呈顯著上升的趨勢。
我孩子的故事
每每目睹這類事情,我真的很痛心。可以說,美好的生活還沒有在這群孩子面前展開,他們還不曾揚帆遠航,就止住了腳步。而實際上,生活自理能力又是最容易獲得、最基本的能力。
記得我的兒子牛牛大概在2歲的時候,突然變得特別愛干凈、愛整潔、愛排列,什么都要整整齊齊,常常自己一個人一邊收拾一邊嘴里還念念有詞。我就刻意給他很多機會去實現他的“整整齊齊”,比如讓他整理書架、整理他的小汽車等。后來又發現他開始對家務產生興趣,很喜歡幫我們扔垃圾、掃地、拖地,甚至洗碗、洗菜、做飯也要參與,我也盡力讓他幫忙。
比如,夏天的時候,牛牛和爸爸一起洗澡,洗完澡后爸爸總是忘記把浴室里的地拖干凈,我埋怨了爸爸幾次之后,牛牛主動要求“媽媽我來拖”。他那么小的人,還沒拖把高,一定弄不干凈, 我也難免不耐煩,心里想“你這樣弄得亂七八糟還不如我自己來得干凈利索”,不過我提醒自己,他做得怎么樣不重要,重要的是養成干家務的習慣。在經歷了一次次重新打掃戰場后,我發現牛牛真的能做好。
從小就讓孩子參與干家務,意味著:
長大后真的要工作和生活時,不至于不知道要干什么(眼里沒活)、不愿意干、不會干。
對于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能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家務,也是成就感的重要來源。
在動手的過程中,孩子還學會如何安排、如何統籌規劃、如何分類(比如幫媽媽收衣服,一格抽屜,左邊放褲子,右邊放衣服,中間的空隙放襪子);
手眼協調能力也越來越強了。
經歷了牛牛的成長,我才真的相信,真的不是“孩子懶”,而是做家長的用我們的愛剝奪了孩子的生活能力,剝奪了這項本該作為基本的生存技能來培養的能力。也有家長說,這些生活小事,不用教了,孩子長大了自然而然就會了。而所謂的“自然而然”意思是,不用刻意找時間去教,給孩子嘗試的機會,他通過模仿就能學會。小的時候,孩子有嘗試的興趣和興頭,不讓孩子做;等他們上學了,他們也不需要管家里的事情,然后等到上了大學,開始獨立生活了,問題就爆發了。請問孩子什么時候可以有機會自然而然地學會呢?
就在我寫完此文時,君君媽媽已經在學校旁邊租了房子,照顧君君的生活,每周還去君君宿舍打掃衛生,而君君媽媽則成為宿舍里最受歡迎的人……
下一篇:和iPad一起玩,孩子傷不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位媽媽兼幼教工作者的幼升小9建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