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有些華德福教師在低年級的戲劇演出中就已經采用化妝、燈光和舞臺道具等,而不等到高年級七、八年級的期末表演才這么做。如果(是否)他們認為通過這些外在的道具等,可以彌補劇中許多角色不足的表演能力?對于這樣的事件您的看法如何?如果在學校慶典時,喝咖啡的地方或在義賣會上加強一些電子音樂的設置?諸如此類和現代精神潮流的妥協是否有違華德福教育的原則?
只有當人們真正了解華德福教育,并且真正地實踐它,這個教育才能傳播下去。這里存在問題是,我們是否要在學校慶典的時候聘用一個小樂隊,(目前也還有一些不用擴音器或是習慣把音響調整到輕聲的小樂隊)這其實是一個觀念并且是和金錢有關的抉擇問題。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那么就會發生,如果我們不想要就不會發生。同樣的道理也運用于在學校慶典上是否準備煙酒(酒精和尼古丁)的問題。在這里教師的典范是很重要的,問題是:他們真正要在學校里實踐華德福教育呢,還是寧愿把它視為一種幼稚的、“選擇性”的觀點?對于這樣的問題,事實上很難做出一些理智的答案。如果成人對某件事真心真意堅信不疑的話,并且自己很樂意而為,學生也會很清楚,在家中可以隨心所欲的,在學校不一定可以做。在學校里認識的音樂風格,不一定是當下每個人都喜歡的。如果教師以“華德福慣用語”為借口掩飾自己的行為,或者提出禁止學生的規定或看法等,而自己卻又半信半疑的,或者只是出于舒服的理由不理會學生合理的想法等,問題就會出現。學生會立即察覺到,并且想“挑釁”或“憤憤不平”。他們并不一定想要貫徹自己的意志,而是真心想知道“事實真相”(Was Sache ist)。
下一篇:懲罰不是為了“處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冥想可以改善我的工作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