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15歲的男孩子黑黑瘦瘦的,個頭很高,跟媽媽站在一起時顯得很別扭。看得出來,媽媽非常驕傲有這樣的兒子,也很在意兒子的每一個動作甚至眼神,說話時總是不斷地看兒子的反應。但是男孩子顯然不愿意媽媽總是盯著自己,一直板著臉。
男孩子家住在郊區,現在市區里的某重點高中讀書。這也是媽媽最驕傲的一件事:“他從小就很聽話,學習成績很好,就是不愛說話。他們學校只有他一個人考上這個重點高中,親戚朋友都夸他能干,我們父母也是愿意盡一切力量支持他……”媽媽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兒子不耐煩地打斷了:“行了,你總是這樣說。”
媽媽立刻不吭聲了。
我把咨詢表遞給男孩子,告訴他在填寫表格的時間里,我需要跟媽媽先談談,他答應得很爽快,同時叮囑我:“老師,你好好給我媽洗洗腦,她太麻煩了。”
“如果媽媽覺得你也很麻煩,我也可以給你洗腦嗎?”
他愣了一下,撓著頭皮,不好意思地笑了。
男孩子從小學習就很努力,非常優秀,一直是爸爸媽媽的驕傲,也是學校樹立的榜樣。現在市里的重點高中上學,第一學期的成績是班上的前幾名,第二學期就落后一些了,人也變得很煩躁,動不動就發火,整天悶著頭學習,不愿意跟別人交流。
媽媽很困惑:“不知道為什么,他脾氣也變得很怪,不像以前一樣。跟我們都不親熱了。他爸爸說是因為長大了,可我覺得有點怪。就像剛才在公交車上,我幫他占了一個座位,叫他過來,他就很生氣地瞪著我不說話。我站起來走到他身邊,他也生氣,說我為什么不坐著。走在路上也不讓碰他,我一牽他就甩開,一個人賭氣……”我跟媽媽交談了約十幾分鐘,男孩子敲門進來了:“老師,我媽媽說不明白,我來跟你談好嗎?”
在離開咨詢室之前,媽媽還是忍不住叮囑兒子:“你要跟老師說話哦,聽老師的話,一定要說話哦。”
“來之前跟媽媽生氣了嗎?”
“唉,我媽還當我是小孩子,沒辦法。還在公交車上給我搶座位,大聲叫我過去,太丟人了。我不過去你就坐著吧,她又跑過來站著,有個年輕人馬上就坐下去了。我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肯定是老年人坐,年輕人站著唄,這還用想嗎?”
“在父母眼里,孩子是永遠需要照顧的,這就是爸爸媽媽的愛,你能理解嗎?”
“我能理解。我真的不想讓他們總為我著想,想讓他們對自己好一些。”
“是的,你這是孩子對父母的愛,只是父母總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相信孩子已經具備了這份愛的能力。當然,讓父母相信,孩子必須表達出來或者做出來才行。”他聽了以后頻頻點頭。
“聽媽媽說,是你自己要求來找心理老師的,是嗎?”
“是的。我們學校也有心理老師,可我不想找學校老師。”
“有很多學生都是這樣對我說,我能理解那份感覺。”
男孩子并不像媽媽擔心的那樣“不愛說話”,很快就進入了狀態。他從自己小的時候開始談起了:他從小就知道,自己是一家人的希望,因為兩個叔叔都是很小的時候就生病夭折了,爺爺奶奶就只有爸爸一個孩子,而爸爸在十幾歲的時候又不小心被車撞斷了一條腿。因為是殘疾人,爸爸一直到40歲才結婚生子。男孩子成了這個家庭所有希望的寄托對象,爸爸為了撐起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非常努力和辛苦,起早貪黑地經營著一個小小的電器維修店面,因為技術出色,生意很好,足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媽媽本來是在一家制鞋廠工作,這幾年爺爺奶奶的身體越來越不好,兒子也需要照顧,再加上政府征用土地時家里得到了一筆拆遷補償費,所以爸爸要求媽媽辭了工作,全心全意在家里照顧老人和孩子。
“張老師,我媽媽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根本不能幫助我學習。小學的時候是爸爸幫我,初中以后爸爸也幫不到多少了。但是我爸爸很聰明,他修理電器很有一套,有些人住得很遠,都愿意拿來給我爸爸修理,他還會自己組裝電視呢。媽媽也不能去上班,在家里照顧我和爺爺奶奶,很辛苦。……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不能辜負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的希望。”男孩子有點激動,自己平復一下情緒接著說,“我不想讓爸爸媽媽為了我那么辛苦,我想以后憑自己的能力讓他們過好日子。但是我現在越來越害怕,晚上都睡不好,上課時精神不好,考試成績也有點下降了……”
男孩子因為承擔的期望太多,所以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面,最在乎的就是把優異的成績單拿回來。考上市里的重點高中后,跟來自全省的尖子生共同學習拼搏,男孩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他發現重要科目好像都上了一個新的難度,而且考上的是國家級重點高中,能考進去的都是學習中的佼佼者,學業壓力一天天在增大。
“有時候,我真想停下來休息一下,什么也不做,任何書都不看,哪怕只有幾天,只是跟家人在一起,都不要提學習的事。可是我不敢說,我怕爸爸媽媽擔心我從此不再愛學習,我也怕自己從此放松下來不想學習,我更怕一松勁就再也追不上別的同學。我好累!”男孩子緊緊地皺著眉頭,滿臉焦慮,語氣急切,“我不能失敗,如果我失敗了,我們一家人都完了。”
“你指的失敗是什么?”
“學習成績不好啊。”
“那完了的意思又是什么?”
“就是,可能都活不下去了吧,沒希望了。”
“你有什么證據可以證明,如果你的學習成績不好了,你們一家人就完了?”
“證據?還要證明嗎?你的想法很奇怪呀。”
“是嗎?我覺得你的想法才奇怪呢。你爸爸開著修理店,生意很不錯。媽媽都不用出去工作,專心在家照顧爺爺奶奶和你。而且媽媽說,你上大學的學費也一直在積攢,供你上大學沒有問題。等你工作了,爸爸靠他的收入只養活4個人而不是5個人,也會比現在輕松很多。像這樣發展下去,只會活得更好,哪里有活不下去的說法?而且你的學習成績,跟家人是否活得下去有什么關系呢?難道你的學習成績可以掙錢養家嗎?我真不明白你的說法是什么意思,你能給我解釋一下嗎?”
“我……他們……”他不安地扭動一下身體,像看外星人一樣,瞪大眼睛看著我。
“沒有從這個角度想過,是嗎?”他用雙手搓著臉,使勁兒地點頭。
“你是爺爺奶奶唯一的孫子,爸爸媽媽唯一的孩子,他們很愛你,期望值也很高,這肯定會變成你的壓力。如果你能夠調整這份壓力,不把它當作必須成功的信念,只吸取其中可以推動你走向成功的力量,你就可以專注地、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而不是整天愁眉苦臉地擔心和焦慮,積累很多負性情緒,影響自己專心做事……”
男孩子的表情越來越放松,臉上開始有喜悅的光芒,最后,他誠懇地說:“老師,我早認識你就好了,我的壓力減輕好多了。介紹我們來的阿姨說,你還給她的孩子輔導了學習方法,我也可以再來請你輔導嗎?我還有個好朋友也像我一樣,感覺家庭給的壓力太大,都快被逼瘋了,我可以帶他來嗎?”
……
離開的時候,媽媽看到兒子臉上的笑容,非常激動,情不自禁地又去挽兒子的胳膊,這一次,兒子沒有甩開媽媽,依偎著進了電梯。
不懂孩子的愛,如何愛孩子
男孩子想要替父母承擔,改變全家人命運的愿望太強烈了,就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他稚嫩的肩上。他過分地用了自己的力量去努力地“撐”,想過早地承擔起家庭的重擔,結果讓自己非常辛苦。結果他非但不能好好地把力量有效地用在學業上,還使得自己越來越辛苦,越來越沒有自信。
男孩子不懂得,也沒有人教過他,他的能力還不足夠承擔超負荷的家庭重擔,只能承擔一個孩子的責任。把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習任務完成并且做好,健康快樂地成長,他就足以回饋父母家人的愛和期望。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