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榜樣爸爸:李一慢
父 齡:7歲11個月
孩 子:兒子葫蘆(7歲11個月);閨女斯為(5歲5個月)
關 鍵 詞:著名的“故事爸爸”;全知全能全職爸爸;童書閱讀推廣人;“愛閱團”發起人;《我給媽媽講童話》系列書籍的作者
要想看到孩子的成長,你就得跟他們在一起
“清晨,送完兒子,走在長安街上,突然覺得寬闊的路上一下子靜悄悄的,不見了人行道上的人來人往,也不見了馬路上時時刻刻的巨大的喧嚷聲。
我抬眼一看去,原來是紅燈亮了,汽車齊刷刷地都停了下來,離我最近的那輛車的女司機正抓緊時間往嘴里塞干糧,后面那輛車的后座上早起的孩子歪躺著,睡著了……
要想體會這靜謐,你就得在奔跑中停步,哪怕是在長安大道上。
一樣,要想看到孩子的成長,你就得跟他們在一起……”
停下追逐事業的腳步,回到家庭中,全身心陪伴兒女成長,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一直自認“慢吞吞”的李一慢并不猶豫。
旁邊的人都問他:是不是實現了財務自由,才會讓一個爸爸不去想著掙錢,反而回歸家庭,做一個沒有收入來源的全職爸爸?
我們都很理解這樣的疑問。所以,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雖然都明曉陪伴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和不可回溯性,但最終都沒勇氣走出這一步。
李一慢想得很透徹,“物質的極大豐富是促進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但孩子的成長最需要的是爸爸媽媽的陪伴。”
當兒子必須回戶籍所在地上小學,秉承著就近入學觀念的李一慢舉家搬遷,但女兒在就近的幼兒園里排了一年都沒有學位,他又不愿意為了上個幼兒園就犧牲掉孩子寶貴的睡眠時間。
“在幼兒時期,再好的幼兒園也只是家庭教育的補充而已。”他很愿意陪伴已經失學一年的女兒,玩過她的整個童年。同時,他也想在兒子小學中低年級的時候,介入培養兒子更加良好的學習習慣。
事業非得是職務的累進和金錢遞增嗎?很顯然,李一慢的答案是否定的。
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成長需要他,因為他是給他們生命、無限關愛他們的爸爸。而他也需要孩子們對他的促動、和他之間的互動,這是他的新事業,也是永久的事業。
做孩子的同學,跟著學,跟著玩
“所謂養育和教育,其實就在日常生活的玩樂當中。生活是最好的課堂,父母是最好的教師。”
平時,只要一有時間,他愿意和孩子們一起經歷五花八門的事情。
他會帶著失學在家的女兒到處走,公園、博物館是常規之選,除此之外,帶著女兒專門去看“立體停車場”,去爬因規劃錯誤導致的“斷頭橋”,定期去逛商場,放手讓她選買自己的服飾,也委托她給爸爸挑選衣服,還會教才5歲的女兒如何打出細膩的奶泡,做好一杯香氣撲鼻的卡布奇諾……
兒子的學校開設了很多很有意思的選修課,孩子自己選了“中國城市的發展和文化”。兒子不過一年級,卻胸懷這樣壯闊的視野,李一慢一點都不驚訝。
兒子四五歲的時候,對公共交通系統表現出濃厚興趣,他就定期帶著兒子坐上不同線路的公交車,從起點一直晃啊晃地坐到終點,從老式的兩截公車到新式的電車,從最短的線路到最遠的線路,他和兒子不厭其煩、樂在其中、來來又往往。他們倆去“泡”地鐵,畫地鐵線路圖,研究地鐵的各個線路,研究每條線路的各個站點的特色和設置意圖,他也記不清陪著兒子坐過多少次地鐵,直到兒子通過地鐵這個有趣的脈絡把復雜的北京城摸了個“底兒透”。孩子在爸爸的鼓勵下,把北京的地圖、地鐵、公交線路都研究得透透的,然后又開始研究上海、南京的地鐵,之后對世界各地的公共網絡系統的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兒子的興趣就這樣被他呵護了下來。
李一慢認為,家長的職責就在于“能夠持續供給孩子‘營養’,以延長孩子的興趣保鮮期,更進一步的話,要幫助孩子引導出更深入的‘課題’”。
很多家長都很想知道,孩子的興趣總是很多變,如何幫助維持這些多變的興趣呢?李一慢的經驗很值得借鑒,“孩子興趣多變很正常,實際上,我們真的無法‘按孩子的興趣進行培養’,但我們可以幫忙把興趣推送到孩子面前,讓孩子去體驗,然后我們在旁邊等待著發現最適合孩子的,再持續地支持和鼓勵,但不要給孩子壓力。如果興趣培養方面,父母沒有‘家學淵源’的底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孩子的同學,跟著學,跟著玩。”
你沒有的東西,無法給你的孩子
“對生活的感受,對生活的態度,為人處世的種種,你自己如果沒有,便無法給到你的孩子。”
每天睡前,李一慢會給兩個孩子聲情并茂地講故事,講完故事,還會給孩子們念各種書。之后,兩個孩子挨個兒給他三個晚安親親,他才滿意地暫時告別忙碌了一天的爸爸的角色,坐到書桌旁,開始寫作,開始以著名的“一慢二看”的身份在網絡上與廣大的父母們互動,分享育兒經驗,傳播兒童閱讀。
他是很多雜志的專欄作者,有育兒專欄,也有圖畫書閱讀推廣的專欄,他還會翻譯國外優秀的童書,在和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中,他被激發出很多靈感,寫了很多童話,而兩個孩子永遠是他的第一讀者。
2010年秋天,他發起組織了北京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故事媽媽團隊——“愛閱團”,在幼兒園、圖書館、中小學校、社區舉辦過100多場給孩子們講讀圖畫書的親子讀書會,邀請過松居直、梁曉聲、鄭明進等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為普通父母們做過20多場“兒童閱讀講座”。他還組織過濕地植樹、考察童書印刷廠、參觀種子展、民俗展、到壽司店實地體驗等好玩的活動,甚至還有境內外的游學課程……
所有這些工作,他都會跟孩子們分享,孩子們也都很積極地參與爸爸組織的所有活動。他們知道,爸爸依舊在努力工作,只不過這種工作不用每天早出晚歸地上班,而孩子們也能體會到爸爸為他人、為社會做的這些努力。這樣的努力,正是李一慢最期待他的孩子們擁有并且珍惜的。
Q&A
Q1 在孩子的心目中,會覺得爸爸是什么樣的人呢?
孩子們都覺得我是一只特別會講故事的大熊!哈哈!他們很喜歡和我在一起。我也很感謝他們,正是因為他們,我們這個家庭更圓滿了,而我作為爸爸的角色也日漸明晰,很樂意陪他們一起把童年重新再過一遍。在和他們相處的過程中,他們也促使著我改變著自己那些沒有成熟的地方,比如急躁,比如心態不平和……孩子的存在會促使我們變得更好。
Q2 “故事爸爸大熊”在家是怎樣與孩子進行閱讀活動的?
我們家堅持每天在飯后和睡前有兩輪讀書時間,書目是孩子們自選和我指定結合。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要有個由淺入深的閱讀路線,從圖畫書開始啟程,到圖文并茂的橋梁書串聯,最后是各種題材(一定要兼顧學業)的文字書。閱讀內容要從有趣的書來引入,然后是有用的書來拓展,最后才是所謂有益的圖書。現在我跟孩子們讀得最多的是英文童書和一些學科書,比如音樂家故事的《音樂漂流瓶》、各種科學知識的《可怕的科學》、促進英語學習的《Fly Guy》、可以了解西方文化的《魔法女孩》等等。
下一篇:白羊座小孩:請呵護他熱愛競爭的勇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游樂園有什么不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