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準備篇:積極與老師密切配合
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要學會“狠心”。有些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后,聽到孩子哭鬧很不放心,便躲在墻角、門后、窗外看,還有的中途來看望,這樣孩子的哭鬧時間會延長、次數會增多。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哭鬧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否則,孩子就會知道只要哭鬧,就可以不去上幼兒園了。
切勿給孩子消極暗示
許多家長在送孩子入園前,經常無意中會對孩子這樣說:“你再不乖,過兩天就送你去幼兒園。”“這兩天讓寶寶多玩玩吧,過幾天就要到幼兒園去了。”殊不知,這樣的言語對孩子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在孩子意識中會認為幼兒園就是懲罰自己的地方,這樣就會造成孩子在入園前產生抵觸情緒。專家認為,積極的心理暗示是相當重要的。
帶孩子熟悉環境,減少焦慮
幼兒園老師建議家長在入園前,帶著孩子到所就讀的幼兒園附近散步,如果幼兒園允許,還可以到園中的活動場地進行玩耍,暗示孩子“這里有許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兒園的好寶寶”等,這樣孩子正式入園時,就會減少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和不適應感。
能力準備篇:
重點訓練“吃、睡、拉”
不少老師反映有些孩子在剛入幼兒園時,連一些最簡單的本能需要,例如大小便、喝水等,都不會向老師主動提出,造成孩子對環境的抗拒。孩子掌握一些獨立生活的本領后,會更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增強自信心。
教孩子獨立吃飯。學會用勺子,自己舀菜。即使是吃得滿地都是飯粒也沒關系,到了幼兒園里老師會想辦法,幫助他吃得干凈些。
想小便的時候,跟老師說。有些孩子剛入園時不會自己大小便,沒有爸媽提醒,又不敢告訴老師,因而憋著,或干脆拉到褲子里。因此在入園前,必須訓練孩子需要大小便時會主動向成人講出,并且知道大小便的方法(先脫褲子,然后進行。在大便后會自己用紙擦屁股)。大小便拉在褲子里后再向老師說或者是不說,孩子往往會因此生病,這是最讓老師頭痛的事情。
訓練孩子在口渴時會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動去喝水。
訓練孩子當有不舒服時會說出或用手指出具體的地方(例如:頭痛、肚子痛等)。這一點非常重要,利于老師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會穿脫簡單的衣褲。
教孩子大聲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孩子在幼兒園怎么就老實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以羨慕的語氣分享入園快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