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認識自己的家庭,知道父母和親人的姓名以及他們喜歡的事,感受他們對自己的愛,知道不打擾父母的工作和休息”,是《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中小班社會領域的發展目標。
對幼兒快樂發展的意義
人的各方面才智都是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發展起來的。因此,《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特別強調了“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而家庭是每一個幼兒最先接觸而且是接觸最多的環境,把認識家庭作為小班幼兒社會性發展的教育內容,自然會有利于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得到發展,同時從培養幼兒知道父母和親人的姓名以及他們喜歡的事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去感知他人的存在,不僅可以逐漸改變不少家庭由于不適當的愛給幼兒帶來的不會理解他人,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社會性情感的負面影響,還能通過讓幼兒在與父母的相互了解中,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體驗什么是愛,學會怎樣去愛,激發他們對父母的愛的情感。
由于小班幼兒新入園不久,多少還存在總喜歡纏著父母的問題,這種教育引導就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幼兒在不打擾父母工作和休息的行為練習中,把良好的道德情感轉化為正確的道德行為,從而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使心中有他人的行為得以鞏固。這種不僅可以讓您的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快樂地參加各類活動,對其將來入小學學習,步入社會的快樂與發展都是有利的。
幼兒園怎樣培養?
在幼兒園里,教師要開展這方面的活動,首先要了解每位幼兒的家庭情況,如家庭住址,主要家庭成員等,然后通過“打電話”的游戲或舉辦“家庭展覽”等方式,引導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家庭,說出家庭成員的名字。
教師還會在一段時間內引導幼兒關注父母在家里的活動,請幼兒看一看父母為自己做了些什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注意引導家長尊重、理解幼兒,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并提供機會讓孩子把父母對自己的愛講給大家聽,教師會隨之把幼兒講的內容用簡筆畫的方式記錄下來,布置成相關的主體墻,供幼兒隨時相互交流。
教師還會還會通過情境表演、角色游戲等方式,引導幼兒初步嘗試當父母工作和休息時,自己獨自游戲,并注意對在實際生活中不打擾父母的行為給與及時的鼓勵,如在主體墻飾中用圖示或紅星等方式表示出來,以此讓幼兒好的做法不斷受到肯定,使之成為動力定型。
在家中怎樣配合?
在家里,每一位家庭成員向幼兒施愛時,都要盡量讓孩子體會到被理解和尊重,注意不要隨自己情緒的變化,左右對孩子的教育,如高興時不過分地逗弄,生氣時不莫名地數落等,使幼兒無所適從,不能體驗到什么是愛。特別是對幼兒的嚴格要求,甚至是嚴肅的批評,更需要讓幼兒感到是在被理解的基礎上,讓孩子懂得今后該怎樣做。要用理智的愛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學會怎樣去愛父母、愛他人。
家庭還要注意與幼兒園配合一致,給幼兒提供不打擾成人、自己獨立游戲的機會。
下一篇:參觀幼兒園的六個小細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園溝通不需“外交辭令”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