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從2006年8月進入北京李躍兒巴學園做研究開始,我真正開始了對幼兒園的了解。以前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從來沒有想到過幼兒園有這么多的種類:蒙式、華氏、傳統、家庭式、公辦、私立等等,所以我在10多年前對于兒子的幼兒園沒有那么多的選擇,也就沒有了現在媽媽們的焦慮。
因為一開始接觸幼兒園是在巴學園,巴學園的孩子、巴學園的美、巴學園的老師,當然還有巴學園的靈魂——李躍兒,巴學園的一切都刻在了我的心里。怎么來說巴學園呢?不知道用什么語言才能夠表達我的感受。當李躍兒將我第一次帶到巴學園的世界里時,讓我恍如隔世,那是我為兒子尋求多年的家啊!巴學園是我有了孩子后的一個夢,只是在我找到巴學園的時候,兒子已經上中學了!我心有不甘,常常到北京,在巴學園里感受孩子們,感受那里的一切,就像我靈魂的家園!
后來開始到各種各樣的幼兒園講座,有上千人的大型幼兒園,也有8個孩子的小小幼兒園,也去和孩子呆在一起,也與家長和老師交流,于是有了些許感慨。
鏡頭一:早上入園的情景
在巴學園,新生可以由父母或阿姨陪園,等到孩子適應幼兒園并有一個他所喜歡的老師依附后,陪園的爸爸媽媽才撤離,所以沒有孩子因為爸爸媽媽的離去傷心欲絕的大哭,孩子到幼兒園后親切的與爸爸媽媽吻別道再見,然后就與朋友一起開始快樂的一天了。
在其它很多園我卻看不到一天中孩子們在這樣美麗的心情中開始自己的一天。因為很多幼兒園都是新生集體入園,沒有陪園的制度,孩子入園時那個痛苦啊,父母們都有感受的。我曾經在一所園里看到一個女孩,婆婆帶到幼兒園后就離開,老師催促婆婆趕快離開,也不管孩子為了不進教室們,干脆躺在地上大哭:“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婆婆走后,老師讓女孩立即坐到小板凳上,就不管了,于是我坐在女孩身邊,與她聊天,想分散她的注意力,不要再哭,希望她高興起來,讓她知道有個人在關心她。女孩邊哭邊搭我的話,我才與女孩搭上幾句話,老師轉過身來對我說:“別理她,哭夠她就不哭了!”說完又對著女孩說:“不要哭了哈!不然下午不讓婆婆來接你回家!”因為有巴學園為鏡子,我非常難受,想到我的兒子當初也是在這樣的公立園,還是什么示范園,如果兒子當初的老師是這樣,不知道我3歲的兒子當初是怎樣度過如此黑暗的歲月!在這里我看到小女孩絕望的眼神,但她還是哭著對我說:“我中午回家,我在這里坐兩分鐘就回家,我一會兒就回家……”
愛是需要學習的,好幾個孩子都哭著來到教室,老師沒有將他們中的任何一個擁入自己的懷中,沒有為他們遞上一張擦掉鼻涕和眼淚的紙,沒有一句安慰的話,讓孩子感受的是冷漠和孤獨,沒有關愛。有的孩子從早上哭到下午,老師只有一句話:“一個月后他們就不哭了”他們以為孩子是習慣并喜歡幼兒園了,其實孩子是無奈地被迫接受了現實。
接受現實可以是巴學園式的,也可以是讓孩子在痛苦中煎熬被迫接受,在和家長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告訴我:“公立園不可能陪園的,人太多,一起入園。”我一直在想:為什么不可以改呢?一次入園2~3個孩子,讓他們適應后下一批再入園,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入園就了事,而是讓孩子快樂的來到幼兒園,開始快樂的一天!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幼兒作業變“家長作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法國:重視“幼小銜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