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如娃娃家、商店、醫院,等等,所以又稱為主題角色游戲。角色游戲是幼兒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種游戲。
1.角色游戲的特點
(1)幼兒對社會現實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戲的源泉
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積極主動的再現活動,游戲主題、角色、情節、材料的使用均與幼兒的社會生活經驗有關。如在“醫院”的角色游戲中,幼兒扮演醫生,用聽診器給人看病,往往并不能正確地使用聽診器,會出現病人說頭痛則聽頭,說肚子痛則聽肚子,說腳痛則聽腳;有時幼兒還會病人哪里痛就給哪里打針;也有的幼兒會一邊打針一邊說:“小朋友,別害怕,阿姨輕輕地打”,“小朋友,真勇敢!”等等。這些都證明了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所反映的是他們的社會生活經驗。幼兒生活經驗越豐富,角色游戲的水平也就越高。
(2)想象活動是角色游戲的支柱
角色游戲過程是創造性想象的過程。在角色游戲中,創造性想象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游戲角色的假想(以人代人),如扮演媽媽、老師、司機、經理等幼兒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幼兒運用“各種材料,通過語言、表情、動作等表現自己對這些角色的認識與體驗。二是對游戲材料的假想(以物代物)。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常常以一種物品代替另一種,還能一物多用。如用紙條當“面條”,用小積塑片當“飯”,用冰棒棍當“筷子”等。同樣一種物品在不同游戲中可以充當不同的東西,如積塑條可以是老爺爺的“拐杖”,可以是火車的“鐵軌”,可以是護士的“注射器”,還可以是警察叔叔的“警棍”等。三是對游戲情景的假想(情景轉換)。幼兒常常通過一個或幾個動作和想象,將游戲情景進行濃縮或轉換,如玩娃娃家,媽媽一摸孩子額頭,“呀!小孩發燒了,送醫院吧。”結果抱著孩子在院子里走一圈回來了,說打針了,孩子病好了。
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由地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因而他們對角色游戲的興趣最為濃厚,幼兒玩角色游戲的主題、角色、情節也十分多樣與新穎。
2.角色游戲的指導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幼兒的生活內容越豐富,游戲內容就越充實、新穎,游戲的水平也就越高。幼兒對外界的事物有了較豐富而深刻的印象,為幼兒在游戲中發展想象力、創造性提供了條件。否則組織游戲只能是教師的一廂情愿。
例如:某幼兒園小班,教師提供幼兒制作糕點的材料,試圖引發“糕點廠’’的游戲,教師費了很大的力氣,試圖讓幼兒能用橡皮泥制作糕點,并放進“電烤爐”烤制,結果幼兒根本不予理睬,糕點廠的游戲也沒玩起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幼兒不知道“糕點廠”、“電烤爐”為何物,教師提供的游戲材料脫離了幼兒的生活實際。
幼兒的生活經驗主要來自家庭、社會、幼兒園、圖書及影視等方面。教師應有計劃地、經常組織幼兒參觀了解成人的各種勞動,豐富印象。如外出游覽和參觀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交通警察是怎樣指揮交通的,來往的車輛和行人應該遵守哪些交通規則,等等。只有在生活中觀察得細致,感性認識越豐富,在游戲中的反映才越逼真。
教師也可要求家長配合,經常帶孩子散步、參觀、聽故事、看電影,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或外出旅游,擴大幼兒的眼界。“見多識廣”,開展各種角色游戲就有了基礎。
(2)加強對游戲過程的具體指導。
對于小班幼兒,應著重在增強他們的角色意識。小班幼兒在游戲中常常忘記自己是什么角色,教師應以游戲的口吻經常提醒;對于中班應注重游戲中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中班幼兒角色意識強烈,往往爭當同一角色,教師應引導幼兒學會如何處理與同伴間的矛盾,學會用自報公議、推選、輪換等方法來確定角色;在大班則應注重鼓勵幼兒與同伴商量確定角色的分配,并懂得謙讓。此外還應促進幼兒對游戲材料的想象與使用,使幼兒能以物代物,一物多用,發展想象力和創造性。
下一篇:教師感言:賞識孩子的優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女兒動手能力竟然比我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