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借來課本教識字,強迫孩子學算術(shù),過早接觸英語……但孩子要上小學,光做知識準備是不夠的——
從幼兒園到小學,很多家長表現(xiàn)出一種無形的擔憂和焦慮:我要做哪些準備?我的孩子要不要開始識字,先把英語學起來?上周六,本報“教育聊吧”和下城區(qū)教育研發(fā)中心共同組織的“心理輔導一月一會”開進新華幼托教育集團柳營幼兒部,一場專門心理輔導讓不少家長重新認識幼小銜接。
家長們的擔憂一步步升級
“女兒今年六周歲,九月她就要成為一名小學新生。我們到超市給她買新書包、文具盒,女兒可興奮了,背起書包,照著鏡子美了半天。”
李女士覺得,幼兒園里女兒很自由,也很快樂,但上了小學可沒這么美了,要學會遵守紀律,學會認真聽講,學會跟同學合作。還不能遲到早退,不能男女同廁,不能帶玩具到學校……“要學會的規(guī)則太多,怎么才能讓六歲的女兒更快適應(yīng)呢?”
像李女士這樣擔憂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當看到別的孩子學會了這個學會了那個,一聽到同事朋友正帶孩子參加這個班那個班,很多家長都坐不住了。
有個好身體,養(yǎng)成好習慣更重要
做了20多年幼教工作的新華幼兒園園長楊蓉說,相當一部分大班家長,在進入小學之前都會表現(xiàn)出期待、茫然、不安的情緒,“幾乎所有父母都抱著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恨不得自己孩子一入學就成績頂呱呱”。
對此,參加輔導的省特級教師朱靜怡和杭州青藍小學新華分校校長史群也深有體會。朱靜怡說,很多家長都很關(guān)注孩子的知識準備,但關(guān)注度太過了,“為什么是7歲上學而不是3歲上學,總是有道理的。才幾歲的孩子就強迫他去認識多少個漢字,記住多少個字母,有違科學規(guī)律”。
和知識準備相比,專家們更推崇“非智力因素”。行為習慣、生活能力、身體素質(zhì)、情感成長等等非知識性的綜合素質(zhì),被大多數(shù)家長忽視,卻是專家們眼里最關(guān)鍵的部分。“俗話說三歲看到老,知識的補充永遠沒有盡頭,但好的行為習慣、身體素質(zhì)卻能一輩子受用。”史群校長說,現(xiàn)在不少小學在入學中都或明或暗地設(shè)有體育測試,考察孩子的身體協(xié)調(diào)性、身體健康度等等,這些是扎進書堆里沒辦法學到的。
家長需做的功課有很多
對于專家們的觀點,一位家長提出,是不是準備上小學的孩子就不需要提前教識字算術(shù)了?“可以教,但不要強迫,更要注意方式方法。”三位專家的回答是一致的。
朱靜怡很明確地表示不提倡提前識字。“很多家長強按住孩子坐下來,一個字一個字地教,甚至還把小學語文課本借過來,一五一十地念給孩子聽,這種方法就走歪了,時間長了孩子也會厭倦。”朱老師建議家長,教孩子識字要從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開始,比如家具,家里擺放的物品,走在街上認識廣告牌等等,從這些隨意自然接受的識字開始,加入感性認識,效果才會明顯。
史群校長說,現(xiàn)在很多少兒珠算心算培訓班異常火熱,其實也表現(xiàn)出一種認識誤區(qū)。“家長們直觀認為小學數(shù)學就是10以內(nèi)的加減法,強迫孩子記符號、記運算法則等等,其實孩子們真正要學的是數(shù)感,數(shù)學思維的訓練。”史校長舉例,同樣大小的兩堆橡皮泥,一堆展開壓平,一堆捏成細條狀,再讓孩子比比看哪一堆更多。“其實兩堆一樣多,但因為直觀感覺不同,不少孩子會認為展開的那堆多一些。這樣的數(shù)學思維培養(yǎng),和家長們機械的加減法訓練距離很大。”
楊蓉園長指出,對于幼小銜接,幼兒園、小學要做,家長也要做,“我們希望家長能關(guān)注孩子心理上、生活上的準備,從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健康的心態(tài)、優(yōu)秀的品格,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超前學習結(jié)果。”
下一篇:“上學恐懼癥”困擾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孩子老師的三角關(guān)系如何經(jīng)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