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家小孩三歲了,去年上的幼兒園,今年前兩個月還好,五一長假過后只上了兩天就不情愿上幼兒園了,問她她也說不知道為什么,每天早晨到幼兒園都要大哭,特別是被老師抱上去的時候更是哭得慘。我與她的老師交流過,老師說她在幼兒園表現還好呀,沒有發現什么異常。
這樣過了兩個星期,小孩因為生病在家休息了幾天,上學的頭一天我跟她在玩的時候對她“打預防針”,說她第二天要去上幼兒園了,她又是不愿意,我問她為什么,她突然說她不喜歡幼兒園的KK(她在幼兒園的英文名)。我聽了很詫異,就問她為什么不喜歡,她說幼兒園的KK不乖。我問她老師喜歡幼兒園的KK嗎,她說喜歡。我問她喜不喜歡家里的KK,她很快地點頭說喜歡。我又問她幼兒園的KK是不是吃飯不乖呀(她在幼兒園吃飯像完成任務一樣的,總是很慢,她說過老師批評她吃飯慢吞吞,所以我就往這方面考慮),她就說是呀。我又問她上課乖不乖,睡覺乖不乖,做游戲乖不乖,結果她說的都是不乖,問到這我也沒有再問了。
她在幾天內兩次提到了不喜歡幼兒園KK,都是因為她認為幼兒園的KK不乖,而且她還說她不是幼兒園的KK。這真是把我難住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她真實的想法,但她提到幼兒園的KK時表情是有點不開心的。我都不知道我堅持她上幼兒園對不對了,我看到她那樣真的很想就不讓她去了,可又擔心不去的話這個問題就一直存在下去,即使將來轉園了也有后遺癥,所以請各位前輩幫幫忙,幫我看看怎么解決。
答 否定自己首先需要有了某一方面的需求,然后,覺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自己身上沒有,而自己又沒有能力獲得自己想要具有的特質,與別人比較,發現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別人,這樣,人才能夠否定自己。三歲的孩子反思能力和比較思維能力都沒有發展起來,如果條件合適的話,她們每天會沉浸在對朋友的探索和對物體的探索之中,剛剛發現人是可以交朋友的,并且無意識地需要朋友,她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需要友誼。她更不可能對著鏡子看了自己,再去跟其他小朋友比較,在長相上找出自己不如其他小朋友的地方。所以,像案例中描寫的孩子回來跟家里人說不喜歡幼兒園里的自己,這要相當成熟的人才能做得到。她們得認識到在家里的這個自己具有什么樣的特質,在幼兒園的那個自己有什么樣的特質,哪是真實的,哪是裝出來的,還要認識到自己身上的特質哪些是自己喜歡的,哪些是自己不喜歡的,一個三歲的孩子很難達到這樣的水平。
但是,如果這個孩子在家里,家人都是滿眼的關懷和愛意,滿身表達的都是接納,這樣孩子會感受到自己是被喜歡的;在幼兒園,老師如果累了,煩了,目光中帶著冷漠的神情,有時是厭煩和仇視的,再加上跟孩子說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樣我就不喜歡你,如果你怎么怎么樣,我就喜歡你,孩子無法辨明是非,會認為老師說的所有東西都是真理,只要老師不喜歡的一定是不好的。所以有些孩子被老師辱罵得非常厲害,卻不會回家后跟家長說,因為他們認為是自己不好,說了以后家長也會像老師那樣對待他。于是他們會將恐怖和苦難深深地埋在心里,選擇另外的時機和另外的方式流露出內心的痛苦。三歲的孩子還處在對語言無法深刻理解的時期,所以他們的表達并不能非常準確,往往只是隨意地回答著成人的問題。所以成人不能太以孩子的語言為準,要看孩子的狀態。至于孩子不愿意去幼兒園的問題,還要另當別論。孩子去再好的幼兒園,也會有不想去的時候。所以,不愿意去幼兒園不見得是幼兒園有什么問題,但孩子說不喜歡幼兒園的自己卻是有問題的。
溫馨提醒
三歲是一個難對付的階段,這個時期孩子剛剛發現了“我”的價值,開始認識自我的權力,并清晰地認知自己與周圍事件的關系。由于剛剛開始沒有經驗,許多事情無法理解,而這些他們還無法理解的事情,成人也無法給他們解釋清楚。由于他們以前積累的對事物了解的經驗使他們更多地相信自己而不相信成人,這就造成了許多看似不可理喻的事件。當家長們知道了兩歲半到三歲半是一個難對付的年齡,也就能夠以正常而平和的態度來對待這個年齡的孩子出現的所有怪現象了。
案例中孩子的情況,家長還需要想其他辦法去了解孩子在園里的狀態,以及老師在家長離開后面對小朋友的狀態,找到問題的癥結,就能夠正確地幫助孩子了。
下一篇:家里有個“人來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情感培育是最好的入學準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