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編輯同志:
孩子今年上幼兒園大班,是有名的“人來瘋”,并且常常有攻擊傾向,請問我該咋辦? 方城縣城關幼兒園 賈彬
賈彬:
幼兒園大班孩子的年齡大約是5歲左右,表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還處在較低的水平,心理上安全的需要仍是第一位的,想通過不斷地向爸爸媽媽撒嬌、胡鬧,甚至想動手打人是為了引起爸爸媽媽和客人的關注。孩子是用這種方式表達心理的不安和焦慮。
客觀上,當有客人時家長忽略了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客人身上。孩子的行為也許會讓家長很難堪,其實孩子有這樣的行為也是很正常的。家長要正確處理才不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建議如下:
首先,家長不要著急,先安頓好孩子,把客人的事情放一下,否則,和客人的交談無法進行下去。家長不要生氣,更不要當著客人的面責備孩子,最有效的辦法也許是:讓孩子選擇,安安靜靜坐在家長旁邊或自己待在房間里自己玩玩具;如果事先沒有和孩子溝通,告訴他實情,就是爸爸媽媽有重要的事情,他需要安靜或一個人玩。客人也許會對你有看法,不過別人對你的看法沒有孩子的成長重要,如果當著別人的面責備孩子,會在孩子心理留下一個印象:只要有客人來我就不重要、不被關注。
第二,事后讓孩子說出他在客人面前不能安靜下來的原因,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最喜歡他,客人也喜歡他,如果能安靜下來的話人們會更喜歡他。告訴孩子會有更好的辦法可以引起別人的關注,就是有禮貌地和客人相處,讓孩子知道即使他不是別人關注的焦點,他仍然對爸爸媽媽來說很重要,這讓孩子有歸屬感。
第三,用做游戲的辦法讓孩子感受“人來瘋”和想打人的后果,讓孩子扮演成人(客人或家長)的角色,讓孩子通過游戲模仿、創造性地參與成人的社會生活,體會成人的感受,體會成人更喜歡什么樣的孩子,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如何更好地與人相處、如何恰當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實際上孩子是生活在兩個世界里,一個是包括家長在內的成人世界里,一個就是孩子自己和同齡伙伴的世界里,孩子的行為都和他自己對事件的理解和經驗有關系,家長不要用成年人的觀點去解讀孩子的行為。 (鄭大一附院 楊林芳)
下一篇:幼兒園里的小小“領頭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三歲的小孩會自我否定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