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有調查顯示,現如今孩子的青春期平均在12歲左右,與上世紀90年代初相比,普遍提前了兩年。有關專家解釋,兒童性早熟的原因錯綜復雜,絕大多數與營養過剩有關,當然還有食品污染、媒體刺激等等因素也會激發孩子的性早熟。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盡量給孩子選擇相對安全的天然食物,讓孩子少吃反季節水果,少接觸零食,同時孩子有關“性方面”的心理建設也是留給我們的一個重要課題。雖然每個孩子最終都會知道關于愛與性的所有細節,但是他們知道的內容和學習方式卻是各種各樣的,如何讓孩子通過自然健康的方式了解愛與性,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近看了一部2004年的泰國影片《小情人》,這部兒童題材的電影居然成為當年泰國最賣座的影片。影片風格清新,加之編導精心安排的很多老情歌,看著聽著都令人內心溫暖蕩漾。或許慢慢積攢些這樣的兒童電影將來讓女兒依依自己體悟?也許這是比家長單純說教更好的指引?
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10歲的阿捷和奈娜是一對青梅竹馬的好朋友,雖然兩人同樣身為理發師的父親老死不相往來,但這兩個小家伙卻每天都在一起玩耍。清秀的阿捷熱衷和奈娜玩一些女孩子的游戲(過家家、跳皮筋……),這招致了小霸王吉扎等一幫男孩子的嘲笑。青春期的男孩心中都有一份倔強和不甘,于是阿捷狠下心和奈娜決裂,甚至還剪斷了奈娜的跳皮筋。阿捷隨著吉扎他們在男孩的世界盡情玩耍,卻不知奈娜正要舉家搬遷……
影片最后,當阿捷追趕載著奈娜離開的卡車,拼命拼命地奔跑,卻還是被遠遠地甩在后面,他掏出褲兜里的跳皮筋,是他在靜靜的夜晚,躲在屋子里一根一根系好,準備賠給奈娜的。
自此,這段曾經溫馨又略帶傷痛的少年戀情就被塵封在記憶中。
可能每個人的青蔥歲月都會經歷一段朦朧卻美好的初戀,戀情的發展自是有性別意識和性別認同做積淀。影片中阿捷和奈娜的父母幾乎沒有發現這對青梅竹馬的孩子間發生的故事,他們僅僅關注到孩子的衣食和學業,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幾乎沒有任何介入。每次阿捷的晚歸只會招致媽媽的一頓暴打。父母僅僅希望孩子是聽話的,至于心理的微妙感觸不是他們所關心的。
友情也好,戀情也罷,或許孩子也想擁有僅僅屬于自己的秘密,那么我們就在他們失落的時候給他們一聲溫情的詢問和一個深深的擁抱,也許他們會就此敞開心扉。而如何幫助寶寶掌握正確的兩性知識,何時開始與寶寶談論相關的性話題,這也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
我想,最起碼的立場是不能對孩子隱瞞,要開誠布公地和她討論,當然切入點和方法很重要。
我和依爸這一代,在這個問題上是幾乎沒受過任何家庭教育的一代,至今我還記得青春期的很多尷尬事件,一切全憑自己摸索。況且那時沒有網絡,沒有這么多視頻或者電影可以借鑒。所以現如今已身為父母的我們只能自己先多學習、多思考,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和孩子進行最大限度和最好的溝通。
從依依1歲半左右我們開始告訴她性別,她和媽媽一樣是女生,爸爸和姥爺都是男生。如果在商場,媽媽和她要去女洗手間,爸爸去男洗手間;如果是在家里,男生上衛生間的時候女生不可以進去等。依依現在21個月,她自己總結出:男生有胡子,女生沒胡子。媽媽頭發長,爸爸頭發短。在依依的腦海中漸漸積累著有關性別的意識:她知道穿裙子的是姐姐或者妹妹,剃光頭的一般是哥哥。有些男人夏天會光膀子,女人要穿衣服……
在日常生活的不斷積淀中,我想讓依依首先對“性別”建立正確的認知,避免性別錯位;在她對性別好奇而提出問題時,及時、簡明地回答她,并盡量使用科學的術語。上幼兒園之前要教會她什么是自己的“隱私部位”,別人不可以觸摸和觀看,教會她表達自己的態度,學會拒絕別人和保護自己,一旦發生騷擾事件,馬上尋求老師和父母的幫助。
互動區:《健康準媽媽》主編微博
下一篇:如何指示“不聽話”的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研究“三歲看大”確有其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