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6歲的熙熙上幼兒園大班,在父母眼里,她歷來是個乖巧的小女生。這天晚上,她向爸爸要一百元錢,說要交給老師。她說:“老師也沒有說干什么,反正就是要交錢。”
爸爸將一百元錢放進她的小包里。晚上,熙熙媽媽加班回來,爸爸將此事告訴了她。她覺得有些不對勁,以往每次收錢,老師都會親口告訴家長。這一次,難道是想鍛煉孩子嗎?
第二天,媽媽送熙熙去幼兒園,順便問起交錢的事。老師說,根本沒通知交錢。
原來,熙熙在撒謊。
說謊的主要原因
·想象力惹的禍
低年齡段的小孩子想象力豐富,有時他(她)分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想象,哪些是客觀的現實,有可能將美好的期望誤以為是現實。比如,有些事情明明沒有做過,但是他(她)在想象中已經完成,于是造成謊言;肯定不能達到某項能力,就謊說自己能達到……
·虛榮心在作怪
并非孩子小就沒有虛榮心,相反,在孩子有了自我意識以后,“比較”二字就在他們幼小的心目中生根發芽,小小的內心里可能會潛藏著虛榮的種子。
為什么別的小孩子有新玩具,而我沒有?
為什么別的小朋友可以天天亂吃零食,而我不能?
……
·成年人的影響
有時候,父母或家人的表現,會深深地影響孩子的判斷力。
為什么爸爸今天明明在家休息,卻謊稱要加班,不去陪奶奶買年貨呢?
為什么媽媽買了三件新衣服,卻告訴爸爸,她只買了一件?
……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熙熙媽媽決定暫緩批評孩子。
放學的時候,她特意趕去接熙熙。在幼兒園門口,熙熙看見同班芊芊在買冰激凌,于是掙脫了媽媽的手,跑過去。她拿出一百元錢,打算給自己買一支冰激凌。
媽媽走上去,和藹地問:“寶貝,這一百元錢,不是要交給老師的嗎?”
熙熙回答說:“老師不收的。這是爸爸給我的錢。”
“那你為什么對爸爸說,是老師要收的呢?”媽媽問。
“媽媽,你別問了,你真麻煩。我想用自己的錢買東西嘛!”熙熙不耐煩了。
媽媽找到原因了。可是,接下來,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還是趁熱打鐵嚴厲教育呢?是循循善誘,用溫和的言語讓孩子認識錯誤?還是施加壓力,批評斥責?
糾正說謊的基本準則
·給予足夠的愛與尊重
熙熙媽媽并沒有馬上批評孩子說謊。她知道,如果讓孩子感到自己被懷疑,一旦被貼上“說謊”與“不誠實”的標簽,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大為挫傷,甚至破罐子破摔。這種逆反心理將會阻礙孩子與父母的溝通,甚至為孩子日后繼續說謊埋下伏筆。
熙熙媽媽通過與孩子的交流,明白了女兒之所以騙爸爸拿錢,是因為她僅僅想體會自己花錢的樂趣。
處于幼兒期的兒童,常常希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獲得更大的獨立。父母別忘記,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要明白,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肯定會犯錯。父母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一起面對錯誤,改正錯誤。
·給予孩子正面教育
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看,說謊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世界上幾乎沒有人從來沒有撒過謊。
讓孩子認清自己的需求,并幫助孩子分析,什么樣的需求是合理的,可以被允許,什么樣的需求是不合理或者是錯誤的,是不被允許的。這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讓孩子明白,面對自己的合理需求,他能夠通過什么樣的途徑,達成自己的目標。
每個人都在不斷的嘗試和糾正中度過人生,包括不少錯誤的嘗試。為人父母,總希望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傳授給孩子,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盡可能少走彎路,盡可能少犯錯誤。教育的道路是漫長而曲折的,孩子的天性,又會不斷重復一些錯誤,做父母的就應該有足夠的耐心,說服教育孩子。
·幫助孩子自我教育
理解孩子后,父母可以對癥下藥。可以通過點撥、明示或者暗示,幫助孩子分析導致說謊的原因,及其可能產生的后果。讓孩子在擁有足夠安全感的情況下,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做了錯事,就要改正。如果不改正,就意味著不誠實。不誠實的人也會失去別人對他(她)的信任,后果可能會更嚴重。
對于低年齡段的小孩子,這時候最好能和孩子一起回顧一些經典的童話故事,比如《木偶奇遇記》中說謊的皮諾曹鼻子不斷長長,只有誠實才能維護原來的形象,重新獲得爺爺的愛;還比如《狼來了》,說謊的孩子最終喪失了所有人的信任,得不到大家的幫助而被狼吃了。
對于略大一些的孩子,他們的認知能力已經趨于理性思維,對于童話的迷戀程度也不高,父母更應該細心加上耐心,引導孩子分析、判別,培養孩子承認錯誤的勇氣,使孩子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反思。
·父母作為孩子的榜樣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都會把自己真實的一面表現出來。家庭教育應該注意呵護孩子最初的真誠,并讓孩子以此博得別人的信任。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是孩子品行教育的主要場所。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是崇高的偶像,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長在孩子面前,首先要言行一致,讓孩子積累正面的品行經驗。
哪怕是善意的謊言,也盡量不要讓不明事理的孩子看出來,以免混淆孩子的判斷能力。孩子如果以為父母在撒謊,就會在幼小的心靈上,給父母的道德分值打個折扣。如果萬不得已,一定要說善意的謊言,也要讓孩子明白,父母這樣說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是為了讓別人少受傷害,為了讓大家生活得更好。
熙熙媽媽看著孩子買完冰激凌,幫她收起找回的零錢,然后,把她拉到一邊:“熙熙,你想自己買東西,媽媽不反對,但是你不應該對爸爸說,這錢是要交給老師的,對嗎?”
熙熙點點頭,說:“對。”
媽媽接著說:“如果這次爸爸知道這個錢不是給老師的,他會怎么想呢?”
熙熙:“不知道。”
媽媽說:“他以后還會相信你嗎?”
熙熙沉默了。
媽媽說:“你認真想一想,你是不是做錯了?”
熙熙撅著嘴不肯承認。片刻,在媽媽信任的目光中,她終于告訴媽媽,她不該以撒謊的方式要錢。回到家,熙熙立即主動地向爸爸承認了錯誤。(文/顧運梅)
下一篇:幼兒如何交好“大朋友”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別讓任性成了習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