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給3 ~ 4歲孩子媽媽的贈言
雖然說媽媽是一個“熟能生巧”的“職業”,但如果當媽媽的經歷僅有三四年,在教育孩子方面是遠遠達不到游刃有余的程度的。我自己也是一樣的。雖然能夠掌握孩子的氣質特點,也遵循了符合孩子氣質的撫養原則,但慶模還是每天都會出些讓我驚慌失措的新狀況。
那時候,市面上剛剛出現了手機。雖然我總是信誓旦旦地說“送給我手機我也不用”,但事實上為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出事的慶模,最終還是花好多錢買了一個。
“是慶模媽媽嗎?”
慶模一過3歲就被送進了幼兒園。幼兒園老師平均不到一周就會打來一次電話。我心里很難過,不明白自己生的孩子怎么這樣愛闖禍,有時還會委屈地落淚。被孩子問題困擾的我,直到有一天才突然醒悟了:“我這是沒把孩子當孩子看呀!”
我總是從自己的判斷出發,并且強迫孩子服從。我重新下定決心,要全面認同孩子天生的性格特點,提醒自己無論孩子發育多么遲緩也絕對不能著急。老師說孩子不愛上課,我就拜托老師“在他不愿上課的那段時間里,讓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吧!”孩子在三伏天也不愿意脫內衣,我就在內衣外面再套上一件短褲讓他出門。
這個時期的孩子就像一顆四處亂彈的皮球。尤其是他還擔負著“形成自我意識”的至高任務,為了圓滿完成這個任務他會竭盡所能:耍賴的行為越來越多,越來越難管教,自我的主張會比之前更加強烈。而且,伴隨和同齡人的交往機會的增多,闖禍的幾率也大幅提高。另外,這個階段的孩子在聽到別人家的孩子朗讀兒歌、數數的聲音時,也會倍感壓力。這時候,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判斷孩子的要求是否可以滿足。當孩子耍賴的時候,能滿足的就滿足他,不能滿足的就絕對不能答應。孩子們是歡迎這種原則的,他們會認為父母制定下與自己有關的規定,并能貫徹執行,這是出于對自己的關心。因此,在孩子不感到困難的前提下,制定規定并持之以恒地執行是這個時期父母的重要任務。
孩子從出生起就具有無限的可能。父母的責任就是要精心呵護好這株幼苗,使它能夠自然茁壯地成長。這個時期特別需要“用心靈呵護,用頭腦撫養”。
下一篇:家有“小偷孩”父母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不能用成人思維看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