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心浮氣躁動不動就發脾氣、莫名其妙頭痛心慌……臨近九月,“開學病”開始頻繁襲擊即將開學的孩子們。一些孩子不同程度地出現情緒低落、焦慮、無精打采等癥狀,更有甚者出現頭暈、腹痛等現象。專家提醒家長:治療“開學病”,還需“心藥”。
開學讓孩子很焦慮
“整個暑假,他一直好好的,就這兩天突然開始鬧病了。”離開學還有兩周時,王先生檢查兒子權權的暑假作業,發現他只完成了1/3,王先生非常生氣,就讓權權抓緊時間把作業寫好。誰知第二天,權權就鬧著說肚子疼,還犯惡心,怎么看也不像裝的。王先生說:“權權整個假期活蹦亂跳的,可一提到寫作業就生病了,還不是裝的。每次一到開學的時候就這樣,真是頭疼。”沒辦法,王先生一家人只好再次“全家總動員”,幫權權做功課。
心理專家說,每逢新學期開學,醫院總會接診很多此類“情緒病”的孩子,以中小學生居多。“其實這些孩子的病因在于‘心’:因為擔心開學后學習緊張、壓力大,如果再加上大量未完成的暑假作業,就容易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權權表現在惡心嘔吐,也有的孩子表現為頭疼、難受,其實都屬于‘開學恐懼癥’,是心理問題。”
專家建議:心病還需“心藥”醫
“心病還需心藥醫。”專家表示,“開學病”大多與孩子的緊張情緒有直接關系,要根治就要從病因入手對癥下藥。
病因一:心情焦慮——— 臨床發現,每逢開學就生病的孩子有某些相似之處:有的性格內向,在學校的朋友少,不喜歡上學;有的由于家長要求十分嚴格,特別在意自己在學校的表現,所以孩子也就由于特別在意老師及家長對自己的評價而心理過分緊張。
處方:家長應從小注意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樂群性,不要等到孩子上學后不喜歡群體生活而“臨時抱佛腳”。此外,千萬不要給孩子過大的精神壓力,因為不基于興趣的學習是一種意志行為,對年紀尚小的孩子來說并不容易,長此以往就容易造成焦慮的心情,甚至引發更嚴重的心理疾病。
病因二:學習疲憊——— 很多孩子放假時也要參加各類補習班,學繪畫、練書法、賽數學、考英語……連軸轉個不停,有些孩子甚至無“雙休日”,從周一到周日,每天都要學習。難怪他們感嘆:“放假比上學還累!”
處方:讓孩子“瘋”幾天。在開學前預留出一周左右的時間,讓孩子有節制地玩耍。目的是讓孩子們的身心真正得到休息。
病因三:挫折經歷——— 易得“開學病”的學生大部分曾在學習或其他活動中有過挫折經歷。可能是同學的孤立、老師的嚴格,也可能是家長想象不到的各種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對于不知道如何應對的孩子來說,逃避是他們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選擇。
處方:在孩子選擇把自己窩藏起來自我保護的時候,如果家長簡單生硬地把孩子從殼里拽出來,無異于一種殘酷。孩子要躲的時候,家長應該做的是想辦法讓孩子學會面對,或者幫助孩子面對他想要逃避的困難。情緒“宜疏不宜堵”,有時候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確用心良苦。
家長支招:巧溝通治好女兒的“開學病”
典典今年讀小學二年級,平常挺愛讀書的,這幾天卻突然鬧起了“開學病”,宣布“不上學了”,還把自己關在了房間里,拒絕和我們交流。典典爸爸想出了“傳紙條”的方式,誰知道典典傳回的紙條上赫然寫著“我寧愿死也要自由”,堅持不想上學。
典典爸讓典典盡情地抒發了幾天情緒,并不逼迫她趕快做暑假作業,讓典典的心情漸漸平復放松。這時,他又和典典深入談了幾次,了解到原來是學校里發生了一些事情,讓典典不愛上學了。
搞清楚了狀況,典典爸又設法和典典的老師和校長深入溝通了一下,表明了自己只希望典典在學校里過得快樂就好,典典的老師表示同意,并認可典典今后如果不喜歡寫作業就可以不寫。得知自己可以不寫作業,典典挺開心。他爸趁熱打鐵,還帶典典去見了校長,校長親切地鼓勵典典說:“我小時候也不愿意寫作業,所以很理解你。但是如果你今后能多做作業的話,我會獎勵你的,好嗎?”典典很開心地同意了,也就此解開了不想上學的疙瘩。 文/儀萍萍
下一篇:孩子多動不定是“多動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現在的孩子怎么就這么霸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