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學業壓力的繁重,兒童的心理疾患應成為一個引起人們注意的問題。但許多家長卻把兒童的心理問題簡單歸咎于個性問題,主觀地認為是性格脾氣問題,其實這些問題的背后往往隱藏著心理疾病。
是內向還是自閉?
案例一:8歲男孩銘銘,出生后不會對親人微笑,要抱他時,他不會伸手回應。對父母不親,家里來了客人,雖然不像有些膽小的孩子一樣躲起來,但給人的感覺是這些人好像與他無關。在幼兒園,他很少與小朋友一起玩耍,一些簡單的游戲也做不好。前段時間,因為臥室里掛了新窗簾,他特別恐慌,常一個人蜷縮在角落里。醫生與他對視時,銘銘眼睛不敢正視,說話口齒不清,對一些復雜句子無法明白,且小手動個不停,不斷重復扣扣子的動作。經綜合評定,診斷為兒童自閉癥。
通常,患自閉癥的孩子出生后就有一些異常舉動,性格存在缺陷,但家長往往認為是性格內向。有的家長因此常打罵孩子,或把孩子關小黑屋,結果使病情惡化。
兒童自閉癥有四點癥狀要引起重視:1。不會對親人微笑,不會主動伸手要抱。2。特別孤獨,不敢與人對視交流,缺乏情感反應,常說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的事情來。3。語言發育遲緩,不會理解和運用面部表情、動作、姿態及音調等與人交往,缺乏想象力和社會性模擬。4。出現儀式性和強迫性行為,常堅持重復刻板的游戲模式,對自己房間的任何變化都表示反對和不安。當出現以上癥狀時,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就診,早期對自閉癥兒童進行系統化科學治療,這類兒童的病情會有一定改善。
是膽小還是焦慮?
案例二:7歲的朵朵從小就很膽小。前段時間考試沒考好,父母嚴厲地訓斥了她,朵朵就變得不愿說話,甚至不愿上學,說同學會嘲笑她。最近媽媽因出差沒陪朵朵睡覺,她就出現了食欲不振、心跳、氣促、出汗、尿頻、頭痛等癥狀,經常做噩夢,并出現夜間遺尿。經診斷,朵朵患上了兒童焦慮癥,并出現了一些軀體化的癥狀。
兒童焦慮癥常見于學齡兒童,女孩多見。兒童焦慮癥與先天素質和后天環境因素有密切關系。朵朵本身就比較敏感,易緊張,而家長卻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才導致她失眠,出現焦慮疾患。臨床上這類患兒往往都是出現嚴重焦慮癥狀,并有軀體化表現時,才被父母送醫院就診。
兒童焦慮癥有五種分類:1。素質性焦慮。這類兒童的神經系統往往發育不健全,對外界細微的變化過于敏感。2。境遇性焦慮。對突發事件,兒童的心理難以承受,因此整天擔心災害再次降臨頭上,惶惶不可終日。3。分離性焦慮。當孩子與親屬特別是父母分離時,會出現明顯的焦慮情緒,失去以往的歡樂。主要表現為心煩意亂,無心學習,甚至出現逃學、出走等現象。4。期待性焦慮。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怕達不到家長預期的要求,擔心受到父母的責備而焦慮不安。此外,學業負擔超過了兒童的接受能力,兒童壓力極大時也會表現出緊張、焦慮等不穩定的情緒。5。環境性焦慮。家庭離異、不和睦,孩子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環境中,由此便產生膽小、孤僻、不合群、易緊張等焦慮現象。
家長應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了解孩子各成長階段的心理特點,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家庭氛圍,使孩子遠離焦慮癥。一旦發現孩子有嚴重焦慮癥狀,應盡早尋求專業心理機構的幫助。 杜恩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教授 唐洪麗
下一篇:孩子膽小黏人愛哭鬧都是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