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兒子一兩歲的時候,乖巧可愛;到了三歲,變得特別調(diào)皮搗蛋。小男孩眼睛賊尖賊尖的,凡是家中出現(xiàn)的新鮮玩意兒,無論是吃的,玩的、還是用的、擺設(shè)的;也無論體積大小,能否拿來玩,反正是見一樣愛一樣,只要被他發(fā)現(xiàn),沒有一樣能夠逃過他的小手。于是,弄壞家電啦,打破碗碟啦,拆開鬧鐘啦,都是家常便飯;更讓大人操心的,是有些電線插座、打火機之類的東西,亂碰是有危險的呀!為此,兒子沒有少挨爸爸的訓(xùn)斥,有時腦袋上、身體上也會挨上幾下,可他好像是得了健忘癥,除了當(dāng)時害怕、委屈地大哭一場,沒過幾天又故伎重演。
這孩子,該怎么教育呢?我學(xué)過兒童心理學(xué),知道三歲左右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大發(fā),開始通過游戲探索世界的年齡,頑皮有利于大腦的開發(fā),父母過分限制,會使孩子產(chǎn)生“內(nèi)疚感”,影響他人格的健康。可是兒子眼下的行為,又確實需要管教,采用什么合適的方法呢?我和他爸爸覺得,大人的訓(xùn)斥只是起到一時嚇唬的作用,并沒有讓兒子真正明白自己的錯處,所以他老是記不住;其實兒子平時乖巧機靈,挺會看大人臉色,不如換個教育方式試試。
于是,在兒子又一次“搗蛋”——用爸爸的備課筆記折了紙飛機后,爸爸“命令”兒子去自己的小房間“自我反省”,等想明白了自己錯在哪里再出來。那天兒子乖乖地在自己房間呆了半小時,隨后耷拉著腦袋走到客廳爸爸跟前,承認(rèn)了自己的錯誤,說以后不再亂動爸爸書桌上的東西。
幾天后的下午,我們一家三口去超市買食品,回家進門剛放下東西沒一分鐘,就聽到“砰”的一聲,隨即看見一瓶剛買來的醬油碰倒了,新裝修完的客廳木地板上,碎玻璃和醬油灑了一地。“這小子,又闖禍啦!”爸爸大喊一聲,轉(zhuǎn)身去找兒子,卻見兒子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眼下的情景讓我和孩子爸爸沒空再找孩子,急急忙忙找來工具收拾客廳的地板,等到把一切都收拾停當(dāng),我們的氣也消得差不多啦。這時,小房間的門開了一下,探出兒子的小腦袋,又隨即飛快地關(guān)上了。我和他爸爸會心地一笑,知道兒子正在自我反省。大約又過了五分鐘,兒子探頭探腦地從他的小房間里出來了,小心翼翼地走到我和他爸爸面前,低著頭說:“爸爸媽媽,我剛才不小心闖了禍,對不起噢!”怕我們不原諒他,接著又說:“我剛才已經(jīng)自我反省過啦!這次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只顧拿自己的零食,沒注意旁邊有一瓶醬油,以后再拿東西我一定會小心的!”
說來有意思,自從“醬油瓶事件”之后,雖然各式各樣的“小闖禍”仍然難免,但兒子每次都會主動去他的小房間“自我反省”,結(jié)果是,他的自我管理能力確實越來越強,當(dāng)然“錯誤”也就越犯越少啦! 吳亦君
下一篇:“延遲滿足”更利孩子成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如何對孩子講解生殖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