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曾經有個家長給我來電話,訴說她的苦惱。她女兒初中考上了省城一所很好的私立校,讀寄宿,原本是好好的;但母親聽了別人的勸,又得到本地重點學校的許諾,答應她女兒轉回來進入重點班;于是她做通了女兒的思想工作,將她轉回。女兒原本就不愿意,勉強轉回后,極不適應,心情壓抑,成績也一落千丈。更糟的是,女兒將這一切都歸咎于母親,母女關系急劇惡化。孩子回家沒有一天有好臉色,不說話,把自己關在屋里,動輒就發脾氣,甚至摔東西。母親經常以淚洗面,情急之下又想把女兒再轉回私立校。不想女兒更是暴躁,堅決不轉,執意就這樣破罐子破摔。那位母親左右為難,面對女兒的怨恨,每天都小心翼翼,千方百計討女兒歡心,女兒的態度卻更加惡劣。
這位母親每次來電話都要說很久,看得出她的心情極其壓抑,她說她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我告訴她,你現在必須立刻打消“對不起女兒”的念頭,你越是自責,孩子越是看不起你,越是歸咎于你,在怨恨你的同時,她自己也陷于自憐、自卑而不能自拔。現在必須要從這種境況中走出來,把情緒放在一邊,理性地面對現實。
既然已經轉回來了,就要隨遇而安。縣城的學校條件確實差一些,教育理念也不同,學習很緊張,競爭很激烈,孩子會多吃一些苦,但既然當初轉回來的目的就是要迎接挑戰,現在又豈能半途而廢!做母親的,首先自己要堅強起來,要做孩子的主心骨。
當然,實在不行,如果確實做了一切努力,孩子仍然不能適應現在的學校,那就果斷地轉回去。事情總得有個結果,孩子做不了決斷,只能父母來承受決斷的壓力!
其實,這位母親一直在犯錯誤,錯誤的根源就在于自己沒有明確的價值觀,思想游移不定,一旦聽到周圍不同的聲音,就隨之而變,結果變來變去,無所適從。當初為什么舍近求遠,放著家門口的重點校不讀,去報考省城的私立校?既已讀了私立校,讀得好好的,為什么又要轉回來?既已轉回來,一遇到困難,為什么想的不是克服困難,而是轉回去?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當初轉回來的時候,一定是分析過利弊的,現在“利”的方面雖然沒有兌現,但如若轉回去,原先存在的“弊”難道就自動消失了?假如那些“弊”繼續惡化,是不是又要再轉回來?說實話,這樣變來變去,不要說是孩子,大人也吃不消。
正是因為沒有穩固的價值觀,就沒有穩定的思路,也就無法做出合適的選擇,人云亦云,出爾反爾,才讓孩子的人生軌跡也處于飄忽不定之中。孩子產生如此的困惑和焦慮,怨恨母親,也是情有可原的。
父母必須有主見,才能做孩子的主心骨,才能給孩子力量。任何人一生中都會遇到很多事,當價值觀受到沖擊、思想陷入矛盾時,都需要尋找穩固的東西,讓飄搖的內心安定下來。而對于孩子來說,這個穩固的東西,往往就是父母的態度。如果做父母的搖擺不定,不能給孩子一個肯定的答案,不能給他一種堅定的支持,他又從哪里去尋求幫助呢?
我們到底想得到什么?我們是不是堅定地在朝那個目標走?孩子向我們求助,很多時候并不是他真的不懂,而是希望得到一個態度。我們的態度決定著孩子的態度,從某種意義來說,也就決定著孩子的人生道路,還有什么比這更重要呢?
人無完人,家長也有犯錯誤的時候,一旦確定自己做錯了,也不要太自責,既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也不要一味遷就孩子、處處看孩子臉色。家長認了錯之后,大家還是要共同面對現實的,不能讓家長的錯永遠成為孩子逃避的借口,更不能從此以后讓家長六神無主。家長要對孩子寬容,孩子也要理解家長,尊重是雙方的,寬容也是彼此的,要相互理解和扶持。
父母做重大決策前,一定要慎重,要考慮周全,要征求孩子的意見,不要一意孤行,更不能變來變去。
假如發現錯了,也要迅速找到解決的辦法,盡快結束那種猶豫不決的狀況。就像足球場上,裁判的軟弱可能導致更大的混亂,即使判錯了,也不要左右搖擺,最好的辦法是讓比賽立刻繼續,只要重新進入比賽,事情就在往前推進,不會再糾纏于舊矛盾,大家都必須集中精力去解決新問題了。
下一篇:專家稱孩子6歲后須與父母分床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溝通在情商中最重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