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信息交流越便捷,人就越容易獲知別人對自己的反應。但從別人那里得到的評價越多,就越是容易失去自我。
一個人如果被流放到孤島,沒有辦法得到別人的評價了,只能被迫自主,被迫獨立,被迫做自己。比如魯濱孫,在文明社會他只是個小職員,到了孤島,他就只能做島主。
在古代社會,你如果身在遠方,要與朋友、家人對話很不容易,一句話的傳遞可能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為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交流,就不能隨便說,要好好思考、好好醞釀,把要說的話濃縮成家信、文章、詩歌。這個濃縮和表達的過程,就體現了你的自我,你更多想到的是“我要告訴你什么”,而不是“你想看到什么,我寫了這句你會有什么反應”,當然,也不是一點這種因素也沒有,只是比較少。
但現在,交流太方便了,手機、QQ、微博,都很容易實現。于是,交流變得粗糙。從“說”者的角度,因為說話太多,如果還要思考、字斟句酌,將不堪重負;從“聽”者的角度,因為要聽很多人說,應接不暇,如果對每句話都認真,也將不堪重負。過多的信息量,注定絕大部分的信息都會速死。反正都會速死,又何必費那么大勁兒去培育呢,所以精美的東西少見。
不僅不精美,而且很多時候言不由衷。太便捷的交流使你很容易得到別人的反饋,任何一句話、一個行為,你都能很快知道別人的反饋,別人是怎樣評價的、別人對你的態度怎樣。于是,你就不能再被迫自主、被迫獨立,而很容易被別人所左右,在“互動”之中失去自己。
太多的信息以及太容易的信息交流,很容易形成所謂的“潮流”和“時尚”,因為這些東西就是一些所謂的“共識”造成的,如果你沒有融入“共識”,你就沒有歸屬感。
人是群居動物,天然就需要歸屬感,人都是怕孤獨的,所以人有獲得別人認同的需要,有合潮流、合時尚的需要。但越是快速形成的潮流和時尚,越是會快速消亡,因為新的潮流和時尚會將它沖走。舊的不走,新的就來不了,你要追上潮流和時尚,就必須快速地改變自己。變來變去,你就沒有自己了。
什么是靈魂?靈魂就是自我,是對自己的感悟和珍惜。很多人內心植入了太多別人的價值、別人的評判、別人的態度,只知道滿足別人,討好別人,按別人的意思做,而感悟不到自己,更不能堅持自己,最終也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人。所以,一個真正要實現自我的人,必須能夠獨處,能夠忍耐寂寞,既能進入群體之中,吸取群體的能量,又能跳出群體之外,保持獨立的靈魂。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