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方法一:愛孩子,但不能溺愛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身上出現問題,其實“病根”在父母身上。天下的父母都愛孩子,卻未必都知道怎么愛孩子。父母以為愛孩子就是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為孩子包辦所有的事情,這剝奪了孩子獨立生活的權利,不利于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養成。
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眾星捧月”式的待遇,溺愛孩子也便成了社會的普遍現象。父母竭盡全力地滿足孩子各方面的需求,代替孩子完成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做作業、做家務、洗衣服等,他們覺得這樣可以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事實并非如此。
某高校學生劉海洋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中,他剛出生時,父母就離異了,家里只有媽媽、姥姥和他,媽媽把所有心血都傾注在他身上,一心想讓孩子考上名牌大學。
劉海洋從小就被媽媽寵愛,所有的事情都由媽媽一手操辦。因為沒有爸爸,所以媽媽的話他從不敢違背,媽媽怕危險不讓他騎車,他就乖乖聽媽媽的話。
有一次,媽媽出差,給他留下了面包和餅干,讓他先吃面包,再吃餅干,后來面包都長毛了,他都不吃餅干,因為面包沒有吃完。
從小到大,劉海洋應該做的事情,媽媽都幫他做了,這也使得劉海洋的生活能力很差。即使上大四了,還是要把衣服拿回家讓媽媽洗。
作為單身媽媽,劉海洋的媽媽試圖彌補離婚和缺乏父愛給孩子造成的傷害,以致給孩子的愛成為了溺愛,正是這種溺愛,造成了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的缺失。因此,父母愛孩子的時候要把握好原則,不能溺愛。
父母愛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愛孩子的時候要有原則和尺度,父母要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給孩子獨立生活的機會,讓孩子真正成為獨立的個體。
方法二:尊重孩子獨立生活的意愿
尊重孩子的選擇,是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的前提。籃球明星喬丹的媽媽曾深有體會地說:“在對孩子放手的過程中,最棘手的問題是讓孩子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自己做出事關終身的決定,選擇與我為他們設計的不同的發展道路。”可見,想讓孩子真正獨立,就一定要勇敢地對孩子放手。
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僅可以進一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增進親子關系的和諧。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是也有自己的尊嚴和獨立人格,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獨立生活的意愿,只要不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就給孩子充足的自由,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給孩子獨立生活的機會,這樣,孩子才會成長為獨立、有主見的人。
方法三:培養孩子獨立的意識
獨立的行為是靠獨立的思想來支撐的。歌德說過:“誰不能主宰自己,誰將永遠是個奴隸。”父母要讓孩子認識到獨立意識的重要性,避免養成孩子的依賴思想。
父母要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時,父母不要急著否定,而是要給孩子表達見解的機會,并問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如果孩子思想上對父母非常依賴,那么就不要指望他在行動上會獨立。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不要直接替孩子去做,而要引導孩子學會獨立思考,間接地教給孩子正確的做法,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去做出選擇。
方法四:增加孩子獨立做事的興趣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至于生活的技能,有沒有無所謂。這種錯誤的想法,只會培養出高分低能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是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
孩子獨立做事的過程,也是培養孩子獨立精神和正確勞動態度的過程,同時是孩子學習知識、認識社會的途徑。不會獨立做事的孩子在長大后,往往會出現性格上的缺陷,所以,父母要激發孩子獨立做事的興趣。
姍姍12歲,已經開始愛漂亮了。她換衣服的頻率明顯增多,這增加了媽媽洗衣服的負擔,于是,媽媽對她說:“孩子,媽媽工作很忙,你已經12歲了,應該幫媽媽分擔一些家務。以后你的衣服你自己洗吧,如果你不洗的話,就只能穿臟衣服了。”
一周過去了,媽媽發現洗衣機里塞滿了姍姍的衣服,生氣地批評了她,姍姍只好自己去洗。當她真正自己洗衣服的時候,才發現洗衣服并沒有她想象得那么難。她喜歡上了漂亮的洗衣粉泡泡,還喜歡上了看著自己洗的干凈衣服的成就感。從那次后,她不僅學會了洗衣服,還喜歡幫媽媽做家務。
當孩子具備獨立做事的能力之后,父母要懂得適時地表揚和鼓勵孩子,讓孩子在父母的賞識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這樣也會增加獨立做事的興趣。
孩子的年齡小,做事的目的性不強,父母可以通過游戲來提高孩子對于獨立做事的興趣,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賽誰掃地掃得干凈,誰洗衣服時水濺出來的少等。
此外,做事的內容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不可以太復雜,時間也不能太長,以免影響做事的效果,甚至會讓孩子產生厭惡勞動的情緒。
方法五:教給孩子獨立生活的技能
父母要教給孩子一些獨立生活的技能,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學會獨立生活,也會自覺減少對父母的依賴。
幼兒期的孩子處于行為的敏感期,并逐漸表現出獨立意識,父母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時期,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父母可以讓孩子學習穿衣服,學會整理衣服;不要給孩子喂飯,讓孩子學會自己輕松地吃飯;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掃地、倒垃圾等。
在教孩子洗衣服時,首先要教給孩子按照顏色將深色、淺色分開,還要參考衣服后面的標簽將水洗和干洗的衣服分開,防止衣服損壞。然后再教給孩子洗衣服的時候如何操作洗衣機、如何酌量添加洗衣粉等。孩子掌握了這些技巧,才會更主動地去做。
孩子學會了這些獨立生活的技能,才能離開父母的庇護,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技能的掌握是個學習的過程,明智的父母要耐心地教給孩子如何去做,孩子會在父母的指導和鼓勵中,逐漸學會獨立生活。
下一篇:聆聽孩子探索的腳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影響寶寶智力的2大因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