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記得上大學時,曾經很沮喪,接觸到許多大師的思想之后,突然感到絕望,感到那是一些永遠不可能逾越的高山。人類已經有了如此多的思想體系,似乎已經沒有一個縫隙容得下我輩立足。我深深地自卑。
我在老師面前流露了悲觀。老師說,人類文明的發展是靠積淀而成的,大師們的全新體系固然是一次飛躍,是人類精神的骨架,但那飛躍也留下了很多的斷層和空白,需要人去填充和修補,那骨架也還需要血肉去豐滿。所以,我們的努力還是有意義的。
當時覺得這個填補的工作很無聊、很卑微。現在才知道,那時候是多么的輕狂。能為人類的思想大廈添一塊磚,哪怕是很不起眼的一塊,那也是歷史的一部分了,已經是個多么了不起的事。要知道,蕓蕓眾生,絕大多數都微如塵土,隨風飄散,在浩大無邊的時間之中,你哪怕能留下一點痕跡,哪怕是一丁點,僅僅只是淡淡一縷,那也是一個奇跡,是上天莫大的恩惠。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人會死,與這個悲哀相比,其他一切悲哀都是小的。而唯一能使這個悲哀煥發點亮色的,除了輪回的幻想,便是實打實地留下點什么,證明你在這個世上活過。這是我寫作最根本的動機。
兒子說,他最大的理想就是為人類做出點貢獻,這是他13歲時說的。當他用真誠的語氣說出這句話時,我一點不覺得空洞,不覺得可笑,我愛他、敬佩他,我從他的神態和語調中感覺到了,我們是一類人。雖然我們這類人不太容易獲得一些世俗的好處,但我們這類人也不太容易崩潰,雖然我們也會受傷,也會自卑,也會迷路。
有夢想的人是自信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敢于藐視潮流,敢于孤身前行。
一個孩子,如果完全是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去生活,當他漸漸長大,可能就會發現沒有自我,沒有他自己想要的世界。人最本質的動力來自于自我的覺醒,不僅要活著、要存在,還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人生在世,原本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但實際上,很多人只是在扮演別人給他指定的角色,無論演得多好,他內心都會失落,因為這不是他想要的。
人生一場戲。關于人生,有兩個最基本的概念,一個是舞臺,一個是角色。舞臺是我們存在的環境,角色則是自我的表現。我們這一生,到底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要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做那樣的人,這是每一次人生選擇的關鍵點。
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人,這很重要。人生是否成功,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評判者,標準就在自己心里。
譬如網絡高手,如果你認為自己的理想就是要成為一個網絡高手,你一坐在電腦前就感到充實,感到生命有意義,那么你就是成功的。但假如你一坐在電腦前就有一種墮落感,你不認為這是你應該過的生活,但卻無力自拔,網絡仿佛是海洛因,給你一時的興奮,然后陷你于更大的空虛,如果你是這樣的狀態,那么你技藝再高,也只是個失敗者。
人對待自己的家庭、對待自己的職業、對待自己的生活,最重要的標準都只有一個——它是不是你想要的!
我們無權安排孩子的未來,也無權干涉別人的選擇,因為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知道自己想達到什么目標,他只有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才是幸福的。
下一篇: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評價別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寒假里孩子最易養成四個壞習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