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2006年1月2日
最高的目標
(2006年1月2日~6日)
1月3日,我們召開了辦園以來第一次家長會,準確地說是第二次。去年11月4日下午5點,我們閉園后打算開個家長會。李玲老師把椅子整整齊齊圍成一個圈,我們等啊等,每位家長至少通知了兩遍,他們答應要來的,5分鐘過去了,10分鐘過去了,外面漆黑漆黑的,聽不到任何腳步聲。我想如果不能來的話,打個電話說一聲也好,15分鐘過去了,我決定不再等下去。回家的路上,泰戈爾的一首詩不斷地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墻壁是石頭砌的,門也插上了。
也許你敲了又敲,可是它不開啟,
——但是不要介意,我的心啊。
這次家長會前,李玲老師十分擔心會和上次一樣,除了發通知外,我抓住任何機會提醒家長。那天我們盼來了8位家長!我們先唱了3首歌曲,然后我簡單介紹了幼兒園的情況,尤其討論了是否削蘋果皮的細節。第3項活動是每位家長說說2005年最難忘并愿意和大家分享的事情。通過每個人的發言,我們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幼兒園不僅僅是孩子們的家園,也是把父母們聯系起來的紐帶。
現代城市化的生活,把我們帶離了故土、親人,還使得人與人之間疏遠。通常和我有來往的鄰居只有兩三家。自從辦幼兒園后,我連朋友都很少聯系,可是生活需要我們放慢腳步,和朋友們坐下來,喝喝茶、唱唱歌、聊聊天。在英國,每逢節日慶典,華德福學校就成為當地社區的中心,校園里有聚餐、講故事、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到處是喜氣洋洋。但愿我們的幼兒園也能成為家長聯誼活動的中心。
我還有幸請來了田達生老師參加家長會,他是重慶大學退休的德語教授,自從接觸到華德福教育后,他深深地迷戀上了。他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華德福書籍的翻譯上,剛出版的《華德福教育》,就是他從德文翻譯過來的。說到華德福教育的最高目標,田達生老師認為是培養真正自由的人。
魯道夫丒斯坦納說過:“我們最高的努力是,教育一個人能給予自己的生命意義和方向。因此,教育的中樞神經需要有三股力量,即想象力、真理感和責任感。”我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說過類似的話:“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的機會,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物品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的人應用。”斯坦納還說過:“我們不應問一個人生活在當今的社會應具備哪些知識和能力,而是問這個人的內在潛能是什么,以及他的發展方向是什么。如此,我們才能為社會不斷地注入成長中的年輕一代生發出來的新力量,也只有這樣的社會,才是一個有活力的新社會,而不是一個以固有的社會組織形態,要求并改造年輕一代的保守社會。”
華德福教育所倡導和實踐的一切,正是基于這個最高的目標,讓每個受教育者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和方向。不能用父母、老師、社會的要求來扼殺孩子的天性,相反,要順應并引導孩子的天性,幫助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長。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幼兒是門藝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搬家后,寶寶不想上幼兒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