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9日,江蘇省啟東市匯龍中學經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當天上午,學校舉行升國旗儀式,一名高二學生在國旗下發表講話時,將之前老師“把關”過的演講稿,悄悄換成另外一篇抨擊教育制度的文章。5分鐘的演說中,這名學生“慷慨陳詞”,表達自己對現行升學和教育制度的不滿,抨擊父母強加給自己所謂理想,引起一片嘩然。
在升國旗這樣莊重嚴肅的場合,這名高二學生不但偷換了演講稿,而且在全校師生面前用犀利的言辭,激烈的語氣公開“討伐”現行教育體制,把升國旗儀式變成了表達個人對教育體制不滿的演講臺,這著實把場下3000余名師生“鎮”住了。
在多數師生眼里,這名學生的行為顯然屬于嚴重的“違紀事件”,給他定個什么“罪名”,以及給他一個什么處分,按照現行的教育體制,幾乎全部由學校說了算,勸退或者是開除都有可能。在瀏覽這則新聞前半部分的時候,筆者也像很多網友一樣,著實為這個學生捏了一把汗,擔心他逞一時口舌之快,給自己帶來大麻煩。
然而出乎多數人意料的是,學校在發現情況異常之后,不但沒有關掉麥克風,沒有把他拖下講臺,更沒有讓他停止演講,直至他用了5分鐘的時間念完了自己的這篇“討伐檄文”。事后,該校副校長也表示,盡管學校認為這名同學的演講“言論不當,用詞過激”,但還是本著寬容的態度,不會對其進行處分。
學校這樣開明和寬容的態度,在讓人為這名學生松了一口氣的同時,也讓多數網友感到難得。不管是學校在演講現場對這名學生的“放任”,還是事情發生之后的善后舉措,都不僅僅是保護了這名學生的自尊,更是在向其他的學生和老師傳遞一種積極的信號,那就是學校允許師生說話,哪怕是反對的意見,不同的聲音,甚至是發牢騷,“搞討伐”。
很顯然,在當前的教育體制和環境下,學校領導能有這樣的度量和胸懷,學校能有這樣寬容和輕松的氛圍,是彌足珍貴,十分難得的。其實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名學生的“討伐演講”,或者是一時沖動之舉,或者是蓄謀已久,但也不過是表達了他個人對現行教育體制的意見和不滿,我們本來也沒有必要上綱上線。而且,他能有這種不滿和意見,說明他對當前的教育體制做了自己的思考,說明他關心教育的未來,這一點和學校對他的寬容一樣,也是難能可貴的。
學校對這件事的淡化處理,保護了學生,體現了寬容,這值得國內其他學校學習,尤其值得那些動輒給學生扣大帽子,動輒勸退和開除學生的學校反思。
下一篇:孩子同父母爭辯有利于成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發現孩子在手淫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