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兒子快7歲了,像個小男子漢,可是最近我發現他對我的高跟鞋、絲襪很感興趣,晚上睡覺時悄悄地把這些東西拿到他的床邊……
兒子8歲,一天我和兒子發生爭執后,發現他穿著我的胸衣和內褲躺在自己房間的地板上,我當時嚇壞了,沒敢驚動他,第二天發現他的抽屜里有我的睡衣、內褲、絲襪……
兒子13歲,一天晚上偶然發現兒子在穿一雙女性長筒絲襪。當時很是意外,后來在他書桌的抽屜里發現了一條小女孩穿的短裙,還有兩雙絲襪……
兒子13歲,近一年來老是偷拿我的內褲和衛生巾,我們也打他罵他,給他講道理,但他這個行為越來越厲害……
胡老師您好!我是13歲的男孩,讀初一,當我看到女教師穿著絲襪的小腿和腳時,有特別難以忍受的性沖動,已經有半年了,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偶然一次看到老師穿絲襪的小腿后就開始了,以后就很注意穿絲襪的老師,現在很想看別人穿絲襪……
我們首先要分清孩子依戀物與戀物之間的區別。孩子的依戀物與戀物不是一回事。當孩子用其依戀的物品作為性喚起和性滿足的時候,才能夠將其認定為戀物。如果孩子依戀的物品不作為孩子性滿足的物品,便是孩子的依戀物。依戀物可以是一塊毛巾、一個毛絨玩具、孩子的小被子、一個小枕頭,與孩子的性喚起和性滿足無關。依戀物對于孩子來說,是他們適應這個新世界、新環境的情感拐杖,父母不要干涉太多。
而孩子戀物的表現多種多樣,有迷戀媽媽的絲襪,用媽媽的絲襪摩擦生殖器獲得性快感的;有迷戀媽媽的內褲,常偷穿媽媽的內褲;有迷戀媽媽的頭發,用媽媽的頭發摩擦小雞雞,獲得性快感的;有摸弄媽媽的腳獲得性興奮的……上天并沒有規定人類的性活動一定是男人和女人進行,人類個體中有自己獲得性興奮和性滿足的方式,只要這些方式不觸犯法律和不傷害自己和他人,都應該是被允許的。
孩子的戀物從幼年時期就存在,對于孩子戀物的討論,我們應當撇開宗教、道德和社會的成見,不要心存對孩子的任何鄙視、貶斥和菲薄,不要用成人社會的道德和偏見去評判孩子的戀物行為,而應更多地從生物性的角度和生活環境的影響來考察孩子的戀物。
從孩子的生活環境來看,影響孩子戀物的因素有:第一,孩子的戀物一定與孩子愛戀的人有關,男孩迷戀與母親相關的物品更為常見;第二,孩子的情感沒有獲得滿足,用母親的物品來替代母親,形成戀物;第三,內在發展需求被忽視或者被扭曲的孩子,難以獲得內在發展帶來的精神愉悅,容易形成戀物。
孩子的戀物分為兩類,一類是孩子所愛戀的人的身體的某一個部分:母親的乳房、腳、頭發、胳膊等;另一類是與孩子所愛戀的人身體有關系的物品:母親的絲襪、內衣、內褲等。孩子在某一次的性經驗中,所愛戀的人的身體(頭發、腳、胳膊、乳房、大腿等)或與身體有關的物品(絲襪、胸罩、內褲、鞋子等)刺激了孩子的性欲,使其產生了性快感,這種獲得性興奮的模式便被孩子保存下來,為成年后的性欲喚起奠定了基礎。在成年人正常的性行為中,許多人都有輕微的戀物行為,比如絲織內衣、內褲或性對象身體的某一個部位,都能夠喚醒性欲望,這樣的戀物反應是正常的。
孩童期的戀物我們不能夠叫戀物癖。只有當孩子成年后,迷戀的物品成為性刺激最重要的來源,替代了傳統的性對象,成為達到滿意的性反應的必備條件時,才能診斷為戀物癖。比如,成年男性對女性的身體及其性器官不感興趣,不需要性交,只要有女性的絲襪或內衣他就能夠獲得性興奮,達到性高潮(射精),這種就是戀物癖。如果成年人只要通過摸弄性對象的腳,而不需要性交就能夠達到性高潮,這叫戀腳癖。西方學者的研究發現,戀物癖幾乎僅見于男性。
父母對于孩子戀物行為的處理原則:
●父母不要對孩子羞辱、打罵和歧視。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感受,當孩子已經有了戀物行為,打罵和羞辱孩子并不能夠改變孩子的戀物行為,反而給孩子帶來低自尊、恥辱感和負罪感。
●盡量減少孩子與可喚醒性反應的刺激物接觸。比如,對于迷戀絲襪的孩子要減少他與絲襪接觸的機會。
●不要強制孩子不再戀物,在父母的高壓下,表面上孩子減少了這樣的行為,但內心強烈的戀物欲望與父母的壓力在孩子內心形成更加激烈的沖突,一旦有機會,孩子的戀物行為會反彈,甚至更為嚴重。
●父母要審視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是否滿足了孩子愛的需求,是否滿足孩子內在發展需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下一篇:寶寶愛哭預示某種性格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按齡施教選擇合適的運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