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些孩子在斷奶前后,面部、肛門周圍、四肢末端和關節部位的皮膚出現小水泡或小膿皰,有的還伴有毛發脫落和腹瀉。以往認為這是飲食不調的一種表現。近年的研究表明,這是一種先天性代謝缺陷———腸病性肢端皮病。具體說就是由于患兒體內某種遺傳缺陷,阻礙了患兒腸道對微量元素鋅的吸收,從而導致人體缺鋅,繼而又出現白色念珠菌感染。因此,人們稱這種病的特點是“病在‘皮毛’,根在腸道”。
皮疹是本病發生較早的癥狀。如果仔細地觀察,就會發現一些特征。皮疹好發于口、鼻、眼和肛門的周圍,四肢末端和關節、頭皮和耳朵周圍等處,呈現對稱性皮疹。
另一常見癥狀是腹瀉。大約90%的病兒表現為厭食、腹脹、嘔吐和腹瀉,每天排便3-8次,呈水樣便,可帶泡沫,色淡量多,含脂肪和黏液,帶酸味或惡臭。
部分或完全性脫發是明顯的癥狀之一。有時還累及眉毛和睫毛。開始時,頭發干枯,繼而脫落,輕者頭發稀疏,重者全脫。
上述三大表現可同時出現,也可先后出現。有的患兒身上可見三種癥狀,有的則只出現兩種癥狀。
腸病性肢端皮病一般發生在新生兒身上,也可以發生在10歲的兒童身上。但大多數發生在孩子斷奶前后,平均發病年齡為出生后9個月。醫生可根據臨床表現和血鋅測定做出診斷。
診斷一經確定,應采取下列措施,予以積極治療。
1.一般支持性治療。已經斷奶的,應當再喂人乳,可使病情緩解。根據病情應補充維生素或輸血。
2.補充鋅劑。一般補充鋅劑后2-7天,患兒皮疹開始減輕,1-4周后,可完全消退。不過,最早得到改善的是神經系統癥狀,病兒服藥數小時后不再出現過度興奮、煩躁等表現。
3.應用抗菌藥物或抗真菌藥物。對合并感染的患兒,可使用抗菌藥物或抗真菌藥物。為了增強患兒的免疫力,可適當給予免疫增強劑等。 (黃利慧)
下一篇:春季過敏多日常護理好免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防嬰幼兒哮喘先防螨蟲污染免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