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筆者經常見到年輕父母抱著孩子來詢問有關疝氣的問題:孩子得了疝氣,到底該怎樣治療呢?
人們平時所說的小兒疝氣,從醫(yī)學上講,主要是指先天性斜疝。因為男孩的睪丸是在出生前才通過腹股溝管降至陰囊的,隨之下移的腹膜則形成鞘狀突。若鞘狀突在嬰兒出生后還沒有閉鎖,反而成為較大的腔隙,腹腔內容物就會從這里突向體表,而形成斜疝。又因為右側睪丸下降比左側略晚,鞘狀突閉鎖也較遲,故右側腹股溝疝較多。當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斜疝,只是發(fā)病率非常低。
由于嬰兒腹肌可隨身軀的生長逐漸強壯,疝氣也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因此一歲以下的嬰兒可暫不手術,隨時觀察病情的變化,疝塊突出時,及時將其還納,或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棉線束或用繃帶壓住腹股溝管內環(huán),既防止疝塊再次突出,又給發(fā)育中的腹肌以加強腹壁的機會,常能避免手術治療。如果超過一歲,最多觀察至三歲還不能自愈,則多半需要手術治療。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疝塊會越來越大,如果能及時回納,問題還不大,但若稍用力甚至站立時疝塊就出現,往往會影響正常生活。
小兒疝氣最大的危險是當孩子劇烈哭鬧或突然用力時,腹內壓突然增加,腹腔腸管突出過多,或有些患兒長期應用疝帶使疝囊頸經常受到磨擦變得肥厚堅韌,使疝內容物不能還納,應立即到醫(yī)院診治。如果嵌頓過久,會形成腸管壞死等嚴重并發(fā)癥,這時再行急癥手術,其風險要大得多。
因此,當父母發(fā)現孩子患有疝氣時,應立即帶孩子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三歲以內的患兒可暫不手術,但需密切觀察;三歲以上的患兒如果疝塊逐漸增大,或有嵌頓史者,則應選擇手術治療。家長千萬不要對手術過于恐懼,而相信那些不負責任的廣告宣傳,既浪費了錢財,又延誤了手術時機,影響孩子的健康發(fā)育和成長。文/紀京林(副主任醫(yī)師)
(夏天/編制)
下一篇:大夫,寶寶是得了鼻竇炎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為什么會出現過敏癥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