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小心吃出來的病
人以食為天,食物能給我們提供能量和營養。但是,如果吃得“不當”,非但對身體健康無益,反而會造成疾病,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食物過敏,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個名詞,也是生活中常見的因食物而引起的身體不適。人體對食物過敏的反應可表現為:
皮膚表面發出各種各樣的皮疹,甚癢;
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反應;
也可表現為咳嗽、氣喘、鼻炎等呼吸系統反應,最為嚴重的是喉部水腫而造成的窒息。
在嬰兒中,最常見的是對蛋類、牛奶、花生、海鮮等食物的過敏。所以,當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要一種一種添加,即添加一種食物后間隔6~7天再添加另一種食物。在此期間要觀察添加的食物是否會造成上述過敏的現象。如果無過敏反應便可繼續食用,如果有過敏反應則需暫停1~2個月,以后再試,如仍有過敏反應則可以確定該食物可致小兒過敏,即刻停吃。
另外,還有一些小兒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疾病,而對一些食物不耐受,當食用這些食物時造成了對身體的傷害。
麻煩的乳糖
出生后的嬰兒需要以母乳或配方奶粉喂養。不論是人乳、牛乳或羊乳,其中均含有乳糖。患有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癥的寶寶吃了奶類后,由于體內缺乏乳糖酶,攝入的乳糖不能被消化分解,在小腸累積,腸道內的細菌將乳糖發酵產生氫和有機酸,吸附了大量的水分,導致腹瀉。所以,出生后喂奶數小時至數日后出現嘔吐、腹瀉、腹脹、腸鳴音亢進、脫水、紅臀;但當停喂奶類后癥狀消失。所幸本病的發病率極低。
另一種為半乳糖血癥。正常情況下奶中的乳糖進入腸道后即分解為半乳糖和葡萄糖,進入血液后經肝臟代謝將半乳糖轉化為葡萄糖。半乳糖血癥患兒多數由于肝臟內酶的代謝發生障礙,血中半乳糖升高,出現嘔吐、拒食、體重不增、嗜睡、黃疸明顯、肝臟腫大,嚴重者有腹水、發展為肝功能衰竭。
以上兩種疾病只要停用母乳及一般的配方奶粉,食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或改用豆奶喂養,就可以改善或避免出現上述癥狀。至于究竟小兒由哪一種疾病引起需近些年進一步檢查。
蠶豆惹的病人體內有一種酶,叫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當體內缺乏此酶時,食用蠶豆(干的或新鮮的)或蠶豆制品(如豆腐、醬油、粉絲等)后會出現急性溶血性貧血。
此病多發于每年蠶豆成熟的季節,于食用蠶豆后數小時至數天內出現癥狀,包括可有貧血,面色、口唇、指甲蒼白,黃疸明顯,血紅蛋白尿(尿色呈黑色、醬油色、濃茶色或血色),畏寒、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腰痛等。嚴重者神志不清,抽搐,可因急性腎功能衰竭在1~2天死亡。
正在接受母乳喂養的嬰兒也可發病。因為乳母食用蠶豆后,可通過乳汁傳遞給寶寶,寶寶也等于吃了蠶豆。有的寶寶即使沒有食用蠶豆,僅僅是聞到蠶豆的花粉后也會發病。除了吃蠶豆外,服用乙酰水楊酸類退熱藥、磺胺類及呋喃類藥物后也可出現上述癥狀。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陷者主要見于長江流域及以南的各省市。目前有的地區對于出生的新生兒進行是否有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陷的篩查,如為陽性,在飲食、服藥等方面需多加注意,預防發病。
苯丙酮尿癥
這是一種遺傳代謝性疾病。苯丙氨酸是一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在動物性食物、奶類、豆類中含量較多。當患兒體內代謝出現障礙時,攝入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謝而致體內其代謝產物苯丙酮酸增高,在體內聚積導致出現一系列的癥狀和體征。
患有這種疾病的小兒出生時正常,生后如喂母乳或配方奶粉(奶中含有苯丙氨酸),約于生后3~4個月出現,如嘔吐,易激惹,皮膚顏色變白、毛發色素變淡,濕疹,排出的尿液有鼠尿臭味等癥狀或體征。在患兒4~5個月時開始出現智力落后,表現出興奮不安,長大后多有攻擊性行為。
母嬰保健法中規定,嬰兒出生后要對此病進行篩查,篩查結果為陽性需要進一步確診。在確診后即給予特制的低苯丙氨酸配方奶粉(因為苯丙氨酸為必需氨基酸之一,每天應攝入保證身體正常發育的最低量),以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飲食,一方面保證患兒正常的生長發育(包括智力發育),一方面也使體內血中苯丙氨酸控制在應有的范圍內,一直持續到青春期后,使“有病而不殘”。
吃水果也要小心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素,為每天必吃食物之一,也是孩子非常喜歡的食物之一。不過,在攝入各種水果時,也要當心一些由使用水果不當而產生的疾病。
不要生吃菠蘿
菠蘿中含有一種酶,叫菠蘿蛋白酶。它可以引起過敏。菠蘿蛋白酶過敏可表現為食用生菠蘿后10分鐘到1小時內發病,可出現陣發性腸絞痛,嘔吐,全身皮疹、瘙癢,四肢及口唇發麻,眼結膜充血,甚至哮喘,嚴重時血壓下降,休克,面色蒼白,神志不清。如果一旦發生中毒癥狀即送醫院。
正確食用菠蘿的方法有兩種:如果是生吃,削皮切塊后需放入淡鹽水中浸泡一小時,吃時沖去鹽水即可;如果熟吃,就是要把菠蘿煮熟后吃。這兩種吃法可將菠蘿蛋白酶破壞。
高胡蘿卜血癥
桔子味甜,小兒吃時愛不釋手,一口氣可以吃上五六個。如果天天如此,你就會發現寶寶皮膚慢慢發黃,且逐漸明顯,一些家長甚至會懷疑孩子是否得了肝炎。
其實這是高胡蘿卜血癥。桔子中含有胡蘿卜素,天天吃胡蘿卜泥或含有胡蘿卜的罐裝食品的孩子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與肝炎不同的是鞏膜不黃,肝功能正常。只要停吃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皮膚黃染很快就會消退。
高胡蘿卜血癥雖然對健康影響不大,但一場“肝炎”虛驚也夠受的了。
荔枝引起的低血糖
新鮮的荔枝肉質鮮嫩,甜而不膩。不過它雖然好吃,可不能貪吃哦。你一定很難想像甜甜的荔枝會引起低血糖。
新鮮的荔枝中含有極微量的一種化學物質可致低血糖。一般吃幾個不至于發生低血糖,只有在大量攝入后才會出現低血糖,可表現為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四肢冰涼,甚至神志昏迷,出現抽搐。一旦出現癥狀應立即送醫,并可在途中喝些糖水。
柿石癥
很多人都知道柿子和蟹不可同食。但是僅僅只吃柿子也不可過量。如果一連吃上幾只柿子,就會出現食欲減退,不消化的感覺,嚴重時還會有嘔吐。腹部檢查時可在胃部摸到小的硬塊。
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果膠和鞣酸,與胃酸結合凝固成塊,可硬似石頭,故稱為“柿石癥”。小的柿石可通過胃的幽門進入小腸,這可能成為引起腸梗阻的原因;大的柿石可留在胃內,以此為核心,其他食物堆積在其周圍,使柿石越堆越大,造成胃梗阻,出現嘔吐、腹部不適等癥狀,可能還需要通過手術才能緩解癥狀。
所以,柿子最好是空腹吃,一次吃一只,不可多吃。
芒果皮炎
芒果有“熱帶果王”之稱,其香味、口味獨特。
有一部分人會對芒果過敏,吃完芒果數小時后可出現口唇、面頰、雙耳等部位皮膚紅腫,斑丘疹,并迅速向全身蔓延。
芒果汁內含有異型蛋白和蛋白酶,可引起即發型接觸性皮炎。芒果皮炎更多見于吃了剛摘下的新鮮芒果。
櫻桃病
近年來櫻桃貨源充足,口味好,成為大眾喜愛的水果。
櫻桃內含有大量的鐵和氫氰甙。一次大量食用后會出現急性鐵中毒,表現為嘔吐,惡心,腹瀉等,也可引起氰化物中毒,使血液中紅細胞不能帶氧而致全身缺氧,青紫、抽搐、昏迷、與白果中毒相似。撰文/許積德
下一篇:寶寶退熱還能用布洛芬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應有先心病防范意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