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中西醫為爸爸媽媽支招:合理飲食,還可推拿理療
南山區的何女士這幾日很苦惱,“一直覺得自己對寶寶照顧很細致,6個月前寶寶健健康康的,入秋后,寶寶先是發高燒,接著又腹瀉,且延續了很多天,寶寶又哭又鬧,又不敢給他亂吃藥,不知道寶寶到底怎么了。”經過醫生的檢查,何女士的寶寶得的是秋季腹瀉。孩子得了腹瀉,爸爸媽媽該怎么辦呢?
病因:輪狀病毒引發秋季腹瀉
深圳遠東婦兒科醫院的兒科主任李秀梅主任介紹,小兒秋季腹瀉發生在10月-11月份這個時期,發病年齡以6個月至3歲最多見。引起秋季腹瀉的主要禍首是輪狀病毒,目前尚無針對輪狀病毒的特效藥。秋季腹瀉在臨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嘔吐、腹瀉。而傳播途徑主要經口傳播和呼吸道傳播。
而深圳市兒童醫院的兒內科主任魏菊榮認為,深圳四季不明顯,在進入秋季后,若孩子有感冒癥狀,之后大便呈水樣并伴有嘔吐,家長應注意孩子是否患上了秋季腹瀉,這就需要家長注意預防和糾正脫水,給孩子繼續進食并且合理用藥。
西醫治療:不要濫用抗生素
針對秋季腹瀉最重要的就是防止脫水和孩子營養不良的情況,李秀梅主任強調,如果孩子需要禁食,那么一般為4個小時就夠了;孩子需要正常吃奶,少量多次,合理飲食,家長不要給孩子吃原來沒吃過的東西,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鋅。家長在未帶孩子就醫之前不要給孩子濫用抗生素,如果在醫院檢查孩子沒有合并細菌感染,就不需要用抗生素,否則會加重腹瀉。
魏菊榮主任提示,孩子一定要注意飲食的衛生和飲食清淡,在開始腹瀉時就應該吃腹瀉奶粉,對孩子進行補液,如果孩子是輕、中度脫水,則口服補液就可,如果是重度脫水,就必須輸液了。孩子一旦開始腹瀉、嘔吐等情況,必須盡早就醫。
中醫治療:推拿理療無副作用
小兒腹瀉治療還可采用中醫療法,五洲醫院國醫堂郭廣臣教授表示,用推拿方法進行治療,通過推拿理療手法對穴位的刺激,疏通經絡,調理氣血,改善和調整臟腑功能使臟腑陰陽得到平衡,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中醫認為,補脾經能健脾胃,清脾經則能清熱利濕、化痰化瘀;補大腸能澀腸固脫、溫中止泄;揉魚尾、上推七節骨能調理大腸、固澀止瀉;捏脊可調陰陽、和氣血、理臟腑、培元氣,以扶正祛邪,既對因治療,又對癥治療。除此,配合運用中醫穴位敷貼,則更加舒服簡便、快捷,療效顯著和無副作用。
預防:把好“病從口入”關
郭廣臣教授表示,預防寶寶秋季腹瀉,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對寶寶的飲食用具,如奶瓶、湯勺等,在每次使用前和使用完后都應該用開水洗燙,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處在哺乳期的母親應注意乳房的清潔,勤換內衣,減少寶寶感染病毒的機會;加強寶寶的身體鍛煉,增強抵抗力。最好以母乳喂養,因為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強嬰幼兒胃腸道的免疫能力,同時要合理喂養、定時定量,循序漸進地添加輔食,切忌幾種輔食一起添加。最重要的是在每年7月至9月份要給孩子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做好預防腹瀉的十足準備。
另外,還要注意患兒腹部保暖。父母可適當地用熱水袋對寶寶腹部進行熱敷,也可幫寶寶揉肚子,以緩解其疼痛。此外,注意少去公共場所,遠離有急性腹瀉的患者等。
下一篇:寶寶腹瀉用藥有講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嬰罕見“青蛙手”或因環境致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