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昨天,32歲的劉蕓(化名)抱著雙手剛拆線的嬰兒,憂心忡忡。
出生后寶寶手似洋姜
漢川沉湖鎮一個普通農家,35歲的楊林(化名)和妻子劉蕓很早就到廣東惠州打工。兩人都從事的家具制造業。
前年底,劉蕓懷孕了。考慮到妻子的工作環境總有建材和油漆異味,楊林特意將懷孕兩個月的妻子送回老家養胎,不過,“事后回想起來,家里一直存放著農藥,氣味也很明顯”。
劉蕓說,懷孕期間,除了孕中期感冒過一次,硬撐著沒用藥,其它倒也挺正常。
去年8月6日寶寶在仙桃市紅十字會醫院出世,誰知,待中午家人將孩子抱去洗澡時,嚇了一大跳。映入眼簾的小手像兩團洋姜,手指界限混沌不清。
孩子半歲時,楊林慕名找到協和醫院手外科老教授洪光祥。
洪教授說:“這種先天畸形叫‘青蛙手’,可以手術治療,但最好等孩子一歲后,身體條件更好時再做,還得多次手術。”今年9月初,楊林再次帶著妻兒如約而至。洪教授和科主任陳振兵詳細研究手術方案。由于人類手指微血管非常豐富,牽一發而動全身,尤其嬰兒的手更小,若一次全部分離,肯定會引起多手指缺血而壞死。于是,決定先進行雙手的第一指分離,分出大拇指,虎口再造,從而恢復手部“捏”的功能。再進行其它手指的分離手術。
腹部取皮移植拇指
未來還需多次手術
9月11日手術,全麻后,洪教授先進行皮瓣設計,他分別將手背和手掌取下一小部分皮瓣,再從容在拇指和食指間劃下一道“Z”字,選擇這種曲線刀口是便于將來手指上的疤痕不會導致攣縮。隨著設計的虎口擴開,皮瓣小心翼翼地植入,而手指不夠的皮膚則向孩子較隱蔽的腹股溝處裁取。最后,醫生對比筆尖還要細的微血管進一步縫合,歷時4個小時后,寶寶的小手終于成功分離。只要植皮存活,孩子的手就可以捏東西了。
“未來三五年,手術還得做三四次。包括其它手指的分離術。”陳振兵介紹。
除了遺傳
環境疑是致畸重要原因
“以往一年到頭難見幾例的手部畸形,現在我每次門診都能碰到,有時還不止一例。”洪教授說。雖然尚未有確切數據,但專家們在患兒調查過程中發現,相當一部分的母親在化工廠或制鞋廠打工,在懷孕早期接觸了有毒有害的化學物質。
“此例的患兒父親雖無煙酒嗜好,但長期接觸板材產品,母親也從事游戲桌制造,對胎兒會有不良影響。”陳振兵說。
更主要的是,遺傳、環境污染和母體不當用藥都可致人體畸形。尤其是懷孕前3個月,正是胎兒器官分化階段,不當用藥會對胎兒有較大影響。如上世紀50年代在歐洲,孕婦們流行服用一種“反應停”的藥物,結果造成大量“海豹兒”(沒有四肢)。
據介紹,手及上肢先天畸形并不鮮見,新生兒發生率在1‰左右。但像楊毛毛這樣復雜形態的畸形在國內外都屬罕見,在中南地區更是首例。 記者祁燕
下一篇:秋季小兒腹瀉該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墜地:頭上起包別用紅花油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