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對視與對話同樣重要——讓眼睛和嘴巴一起講
孩子都希望父母講話的時候眼睛看著自己,只有看著你的眼睛和臉,孩子才能和你進行有效的交流。要知道,你的眼睛和嘴巴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有研究認為,運用眼睛線索能力的大小對于個體心理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社會與認知能力的損傷如“自閉癥”,就與缺少對于眼睛線索的敏感性有關。近年來,研究者們開展了很多有關孩子早期對眼睛線索敏感性以及孩子在面對面相互交流中視覺信息作用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有趣的結果:6個月的嬰兒能將他們的視線轉向母親視線所指的方向,但還不知道母親正在看什么;12個月的嬰兒已經克服了這個困難,能沿著母親的視線到達她的注視點,從而了解她正在注意什么,并能通過他們自己的目光來吸引母親注意他們所指向的東西;大約18個月大的孩子已經能準確地了解他人所注意的東西,正是在這個年齡,孩子開始運用眼睛注視和其他的線索如手指指向和頭的朝向,并進行各種交流活動,如學習新的詞匯,了解新的詞匯所代表的事物。
在幼兒漢字學習實驗研究中,也發現幼兒更多地在注意研究者的眼睛和臉。幼兒一般不會對未加手勢的指令性話語有反應。因此,只要有可能,請將你要說的話演示出來,并形象地向孩子講解這些動作。要做得戲劇化一點,夸張一點,以增強孩子的印象。如要求孩子拿取一件物品時,不要只是說:“把那個東西拿給媽媽。”而是用眼神示意孩子去拿,并用清楚的語言說明它:“電視機右邊有一個紙盒,里面有媽媽給你買的紅色的、漂亮的新皮鞋,你試試看合適吧!”孩子在媽媽的眼神中讀出了柔柔的愛意,還從媽媽的語言中了解到物品所在的方位,學到了物品的名稱。
孩子都是非常希望父母講話的時候眼睛看著自己,否則好像難于理解父母所言,因此,即使一邊做家務一邊和孩子講話,眼睛也要看著孩子。只有看著你的眼睛和臉,孩子才能和你進行有效的交流,也許他并不能理解你的“語言”,但是他能理解你的眼神,從中領會你的語言所包含的情感和含義。你可以發現,每當你對他講話時,他總盯著你的眼睛和臉,即使他還很小。當孩子講話時,他們尤其希望父母看著自己,他們會不斷地要求“媽媽,你眼睛看著我”,或“爸爸,你沒在聽我嗎”,有時還會用小手把爸爸媽媽的臉從電視屏幕前扭過來,以便正眼看著他們。你的眼神是他判斷你是否在聽、以及是否理解或贊同他的依據。
“共同注意”在語言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研究中,說話者和嬰兒交流的時候,常常注視著書中的圖畫或者手中拿著的玩具,嬰兒的眼神會跟隨著成人的眼神(這是這個年齡兒童的一種典型表現)。眼神對一個物體的追隨是兒童掌握詞匯的一個重要預測指標。這種對一個物體的視覺共同注意有助于兒童從言語流中分割出詞匯。
對一個幼兒來說,關心必須是充滿激情而且顯而易見的。孩子對你是否注意他很敏感。若是你沒有給他全部的關心,他會生氣或者抓住你的手或衣服以吸引你的注意。孩子和你說話的時候,你必須停下手頭的工作,看著他的眼睛,孩子才會感到你在聽他說話。如果你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就這么做,孩子就會知道他能夠表達自己,并且你像對待一個獨立的個人一樣尊重她。
下一篇:精神健康始于嬰幼兒期教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嬰兒的大腦更神奇教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