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疫苗是保護寶寶健康的重要武器,可提高其免疫力,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但是,諸如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預防春季流行疾病的“計劃外疫苗”到底是打還是不打呢?
據相關保健專家介紹,一般計劃內疫苗所預防的傳染病,是各地區普遍流行的疾病,不論孩子體質強弱都容易被感染,而且傳染性極強,致死率與致殘率極高,“計劃”實際上就是強制接種,計劃內疫苗均免費接種。計劃外疫苗則遵循自愿原則,常見的計劃外疫苗有甲肝疫苗、麻風腮疫苗(預防麻疹、風疹和腮腺炎的疫苗)、肺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疫苗、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那么,這么多的計劃外疫苗,如何選擇打還是不打呢?專家建議,首先考慮孩子的體質,對7個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腎炎、糖尿病等或抵抗能力較差的寶寶,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誘發舊病發作或加重,應考慮給寶寶接種流感疫苗;經常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2歲以上的寶寶,可以考慮接種肺炎疫苗;家有寵物的家長應當特別注意,凡被動物咬傷或抓傷后,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應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
其次,還要根據寶寶具體生活環境的需要具體選擇,比如水痘疫苗,參加集體活動的寶寶可考慮接種,對于居住分散、不參加集體托幼的寶寶,可不接種。
再次,如果孩子經常在外就餐,最好接種甲肝疫苗;秋冬季節容易發生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秋季腹瀉,而該疫苗的保護期為一年半,因此可以在每年的3月份到9月底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下一篇:計劃外疫苗 有選擇地打免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36個月需種哪些疫苗免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