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少數婦女一次妊娠可同時孕育兩個或多個胎兒,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雙胞胎或多胞胎現象。
這種現象是偶然的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著名的生命科學家西林教授通過對人類生育史的潛心研究,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西林法則”:即人類每妊娠89次,就有可能孕育一次雙胞胎;每妊娠892次,有可能孕育一次三胞胎;每妊娠893次,則有可能孕育一次四胞胎。而一次生育四胞胎以上的產婦極其罕見,故不作為統計對象。另外,美國一家醫學雜志最近公布的一項數據則認為:多胞胎發生率正在逐步提高,如四胞胎有可能在4100萬名孕產婦中即發生1例。
專家們還認為,倘若沒有多胞胎消失現象,人類的多胞胎至少是目前的三倍。70%以上的孕婦受孕后一般懷有兩個以上的胎兒,但等到胎兒發育到4~5個月時合只剩下一個了。據分析有兩種緣故:一種是胎兒著床不穩,除了一個胎兒扎根外,其余的被母體以某種方式吸收掉;另一種是“同室操戈”,即一個強壯的胎兒為了爭奪母體營養,將另一個或幾個弱小的胎兒吸收掉或遏制其發育。人體內常發現的牙、頭發、軀干等“寄生胎”現象就可能是“同室操戈,相煎太急”的結果。這種觀點若能成立,則可改變以往“人類基本是單胎生動物”的論點。
那么,人類一次最多能生育多少胎?1971年7月22日,意大利婦產科醫生蒙坦寧博士,從一位35歲婦女的子宮中剖取10女5男計15個胎兒,這是一胎生育最多的世界紀錄,但由于胎兒體重太輕,全部沒有存活。另一名巴西農婦名叫莎達路,于1964年4月20日一胎生下8男2女計10胎。這10位兄弟姐妹個個活潑健康,現在全都滿30歲并成家立業,成為世界上多胎一次存活的最高記錄。
而女性在一生中生育多胎次數的最高記錄,要數意大利58歲的德來莎。她于1984年生下了她的第73個孩子。自15歲結婚以來,她共生育了13胎單胞胎,15胎雙胞胎,8胎三 胎和1胎四胞胎,而且都活著。當她生下了最后一個小兒子后,因心臟病發作而施行了絕育手術,要不然她還不知要生育出多少奇聞趣事來,不過她創造的生育多胞胎的世界記錄,至今尚未被要打破。
人們常常被一些雙胞胎的相貌,甚至生活習慣、社會經歷、患病癥狀乃至死亡等完全相似的現象所吸引,覺得神秘無比。那么,這些“酷似”的現象能否用科學去解釋呢?答案是肯定的。
其實多胞胎有單卵性多胞胎和多卵性多胞胎之分。一般情況下,一個受精卵只能發育成一個胎兒,如果由一個受精卵在囊胚期分裂成兩個以上的細胞群,并逐漸發育成兩個以上的胎兒,便稱為單卵性多胞胎。單卵孿生的胎盤只有一個,兩個以上的胎兒各自有一條臍帶與胎盤聯系。由于這類多胞胎的遺傳基因基本相同,因而他們的性別相同,音容笑貌酷似,甚至性格愛好、舉手投足都幾乎一模一樣。
倘若婦女一次排出兩個以上的卵細胞分別與精子結合成兩個以上的受精卵,并分別在子宮內著床發育,繼而發育成兩個以上的胎兒,這類多胞胎便稱做多卵性多胞胎。由于他們是兩個不同的受精卵發育成長,各自有一個胎盤,其遺傳基因亦不盡相同,容貌體征未必相似,性格神態、言談舉止、志向情趣不僅存在差異,而且許多方面大相徑庭。
研究結果表明,單卵性多胞胎與多卵性多胞胎發生的比例約為3∶7,前者受先天遺傳的營響較大,而后者的發育生長及性格形成則多受到后天環境的影響。
1990年1月15日下午,無錫市婦女王×樂滋滋地迎來了“四小龍”。其中三條“龍”為一卵裂變而孕育,另一條“龍”為單卵單胎,這種由一個單卵三胎和一個單卵單胎合璧的四胞胎兄弟實屬罕見。更為有趣的是,他們在血型上也可區別出來。經過血液學檢查,老大、老二、老三的血型為B型,老四為A型。單卵三胞胎由于其遺傳基因基本相似,有人預斷他們長大后這三兄弟的外貌、體型及其神態舉止將會十分相似,而四弟是否會在各方面與三位哥哥迥然相異呢?尚不可定論。作為極少有的珍貴的研究對象,這“四小龍”的生活軌跡將成為追蹤熱線,成為科學工作者探索人類遺傳學奧秘的熱門科研課題。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