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其實,普通感冒無須用抗生素
藥學專家:醫生“不潛”,患者不亂,遠離抗生素耐藥性
本報昨天刊登的《“無藥可救”女孩竟耐17種抗生素》一文,引發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合理用藥,遏制抗生素濫用,已迫在眉睫!”。針對抗生素濫用現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昨天給記者爆料稱:“抗生素濫用與當前的體制有密切關系,價格越貴的抗生素其可操縱的空間也就越大,以百元錢抗生素藥品為例,醫生回扣至少能拿到20元。”
昨天上午,在知情人士的幫助下,記者輾轉找到了一位經營某品牌抗生素產品多年的業內人士。據這位業內人士介紹,在抗生素濫用的背后,隱藏著一個“潛規則”,也就是所謂的“利益鏈”。“包括抗生素在內的所有藥品,其藥價越高越貴,醫院就越愿意進,而醫生也就越愿意開,這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藥品回扣’。”這位業內人士同時透露,就目前而言,由于受市場競爭激烈,再加上目前的“新醫改”相關政策及藥品降價影響,抗生素藥品的回扣略有下降,約在20%—25%之間。以百元錢抗生素藥品為例,醫生回扣至少能拿到20元,這并不包括給醫生等提供的旅游、學術會議、發表論文等費用。
“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醫藥代表對醫生的回扣不是導致抗生素濫用的關鍵問題,主要與當前的體制有密切關系。”這位業內人士說:“如果說藥價不再虛高,如果對抗生素管理嚴格,如果徹底打破‘以藥養醫’機制,如果加大對違規醫生的處罰力度,相信抗生素濫用現象會得到遏制。”他同時表示,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市民了解并掌握藥品知識,使其真正發揮“安全、有效、合理、經濟”的作用。
那么,在目前的狀況下,公眾如何才能遠離抗生素的“耐藥性”呢?下面,我們不妨聽聽專家給出的建議。
抗菌藥物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不過,需提醒大家的是,使用抗生素不宜連續超過一周,否則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莫要自行服用抗菌藥
由于新的抗菌藥物的不斷上市,抗菌藥物種類繁多,如果不能做到合理選藥和合理用藥,不僅藥物產生不良反應的機會增加,且細菌耐藥現象將進一步加劇,面對細菌我們很可能會“無藥可用”。
在這里,我想補充一下,世界各國目前已將抗菌藥物列為處方藥。其主要原因是病人在非醫囑下自行服用抗菌藥物,可因用藥不對癥,或誘導細菌產生耐藥性,使感染加重惡化;長期或經常服用廣譜、強效抗菌藥物可引起菌群失調,發生二重感染,增加治療難度;也可能因自行服藥發生危及生命的不良反應,甚至搶救不及時而致死亡。
孕婦吃藥能省就省
妊娠前3個月中,可用可不用的藥物一律不用。
在妊娠期絕不濫用抗菌藥物。如果妊娠期婦女發生感染,使用較為安全的抗感染藥物包括:頭孢菌素類的頭孢氨芐、頭孢噻吩,或青霉素類的阿莫西林、氨芐西林。
孕婦禁用的抗感染藥物包括:鏈霉素、依托紅霉素、琥乙紅霉素、氯霉素(孕晚期禁用)、米諾環素、多西環素、吡哌酸、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諾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氟羅沙星、磺胺嘧啶(臨近分娩禁用)、磺胺甲口惡唑(臨近分娩禁用)、磺胺異口惡唑(臨近分娩禁用)、甲硝唑(前3個月禁用)、呋喃唑酮、伊曲康唑、利巴韋林、伐昔洛韋、膦甲酸鈉(注射劑禁用)、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孕早期禁用)、阿苯達唑、乙胺嘧啶等。
小兒別用成人藥
小兒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存在不同的用藥特點,需特別注意不宜服用成人制劑,嚴格控制抗生素及抗病毒藥品的使用等問題。
首先,嚴格掌握劑量,注意間隔時間。由于小兒的年齡、體重逐年增加,體質強弱各不相同,用藥的適宜劑量也有較大的差異。近年來肥胖兒童比例增高,根據血藥濃度測定發現,傳統的按體重計算劑量的方法,往往血藥濃度過高,因此必須嚴格掌握用藥劑量。同時,還要注意延長間隔時間,切不可給藥次數過多、過頻。
其次,應根據小兒特點,選好給藥途徑。一般來說,能吃奶或耐受經鼻飼給藥的嬰幼兒,經胃腸給藥較安全,應盡量采用口服給藥。新生兒皮下注射容量很小,藥物可損害周圍組織且吸收不良,故不適用于新生兒。早產兒皮膚很薄,多次肌內注射可發生神經損傷,最好不用。較大的嬰幼兒,循環較好,可用肌內注射。嬰幼兒靜脈給藥,一定要按規定速度滴注,切不可過快過急,要防止藥物滲出引起組織壞死。
小感冒無須用抗生素
相信有不少市民,一旦出現感冒發燒之類的小毛病,就自行到藥店購買或要求醫生使用抗生素。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普通感冒無須使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于病毒性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于細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很多感冒都屬于病毒性感冒,嚴格意義上講,對病毒性感冒并沒有什么有效的藥物,只是對癥治療,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歷,感冒以后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處的,是浪費也是濫用。
還有兩點需要補充,公眾不要頻繁更換使用抗生素,這樣只會造成用藥混亂,從而傷害身體。況且頻繁換藥很容易使細菌產生對多種藥物的耐藥性;一旦見效就停藥也不可取,待癥狀復發時再次用藥,如此反反復復會使身體產生耐藥性。(首席記者 王鳳偉)
下一篇:兒童感冒警惕三大并發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手足口一次得病能終生免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