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錯誤1】不敢用抗生素
近年來國家開始對“濫用抗生素”進行整頓,媒體也大量宣傳抗生素濫用的危害,使得不少家長對其產生畏懼心理。即使醫生給孩子開了抗生素,家長還是會懷疑,怕服用后會對孩子有傷害,而不愿給孩子用藥。
危害:若確診為細菌感染而拒絕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延誤病情。
糾正:誠然,有一些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對兒童毒性較大,說明書也規定兒童禁用。但有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克肟等,在診斷為細菌感染、并做過皮試不會過敏的前提下,是可以用于嬰幼兒甚至新生兒的。若孩子確診為細菌感染,而家長仍拒絕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延誤孩子的病情,使病情加重。
【錯誤2】不足量使用抗生素
很多家長在給寶寶使用抗生素的時候自行減量,或者“見好就收”:孩子病情有了好轉就立即減量或者停藥,認為這樣可以減少藥物對寶寶的毒副作用,同時也節約資源,剩下的抗生素還可以備用。
危害:抗生素使用不足量,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經好轉的病情也可能因為殘余細菌作怪而反彈。而且不足量使用抗生素可能導致細菌耐藥。
糾正:抗生素的使用時間和量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用足療程,比如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需要在癥狀消失后再服用3~4天鞏固。如果過早減量或停藥,會導致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可能。
【錯誤3】無指征或過量使用抗生素
也有些家長不拒絕使用抗生素,一旦孩子發燒、咳嗽了,就自行給孩子使用抗生素;更有些家長認為抗生素劑量越大效果越好,在給寶寶用藥時自行加大劑量,“重拳出擊”。
危害:孩子的器官發育不成熟,濫用抗生素,可能破壞自身免疫力、加重肝臟負擔,甚至產生毒性。
糾正:抗生素應用必須要有嚴格的適應證,需要專業的兒科醫生根據相關輔助檢查綜合判斷,因此家長自行使用抗生素是錯誤的。須知,一般的上呼吸感染,約90%為病毒感染,抗生素是無效的。如果醫生診斷為細菌感染,也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千萬不可過量。
下一篇:衛生計生委等5部委:嚴防脊灰病毒傳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下雨天寶寶外出的防范措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