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風寒感冒:本病多發生在冬春季節,患兒冷暖不能自調,易感受風寒之邪,引起肺衛失宣。治療可先用鮮姜涂擦穴位,再依大椎、風門、肺俞穴的順序,輕輕從上向下刮至皮膚潮紅,用艾條灸以上穴位5~10分鐘,每天一次,。
風寒泄瀉:患兒多由于夜間著涼或過食生冷食物損傷脾胃,治療用艾條溫和灸中脘、神闕、氣海、天樞穴,灸至皮膚潮紅,每天一次。
小兒遺尿:本病多為下元虛寒,腎氣不足,不能溫養膀胱,膀胱氣化功能失調,閉藏失職,不能制約水道,而為遺尿。治療用隔姜灸,灸中極、氣海、神闕、腎腧、命門穴。用花生大小艾炷,每穴灸3~5壯,每天一次。
小兒艾灸不同于成人,因小兒好動,多不配合,臨床多采用艾條灸(溫和灸),對于配合的小兒可采用隔姜灸治療。《名醫別錄》記載:“艾葉,味苦,微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明代龔居中在《痰火點雪》中說:“灸法去病之功難以枚舉,凡虛實寒熱,輕重遠近,無往不宜”。艾灸具有溫經散寒,疏通經絡,活血祛痹,補虛助陽的作用。在兒科疾病治療中,對于因受涼引起的寒癥或虛寒癥,艾灸效果往往比較滿意。□ 朱馬亮 河南省鄭州市管城中醫院內三科
下一篇:寶寶感冒不要急于用抗生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腹瀉該如何選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