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寶寶發燒38℃,送醫院打針,醫生卻說“沒事,吃藥就好”;孩子經常感冒發燒,總是輸液治療,導致吃什么藥都沒效果……到底孩子發燒、腹瀉要不要輸液?近日,安徽省確定了53種常見病無需輸液,其中包括兒童上呼吸道感染、腹瀉、手足口病等兒科常見病。新快報CBD記者采訪多個兒科病例,希望能為家長們提供參考。
在安徽規定的53種常見病中,兒科疾病包括以下4類: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
2兒腹瀉病:輕度脫水可以口服補液者。
3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無發熱、精神狀態好,血象不高者。
案例1
孩子每次發燒都輸液 導致吃藥治療效果差
李女士的孩子自打3歲開始,每隔幾個月就會發燒感冒一次,病因無一例外,都是上呼吸道感染。每次發燒,孩子體溫都會超過38.5℃,甚至突破39℃。李女士每次帶孩子到醫院看病,起初也不愿意給孩子輸液治療,希望靠吃藥退燒,但李女士發現,吃藥不僅好得慢,孩子發燒還會反復,讓她很是心疼。后來她只好要求醫生用快一點的辦法,給孩子打點滴輸抗生素,孩子一般三天左右就會退燒,可以重返學校。
久而久之,李女士發現,當孩子再次發燒時,出現了非輸液不能痊愈的現象。“吃什么藥都不管用,只能上抗生素。”如今,李女士的孩子今年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只能采用飲食調理和運動調養的方法,李女士對此也感到很后悔。
●專家分析
對癥治療,能口服就別輸液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宋元宗教授表示,孩子得了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不會輸液治療。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的患者,一般只針對咳嗽、鼻塞等給予對癥處理即可。一般孩子發燒、腹瀉,家長應到一般社區醫療單位就診,并在醫師指導下對癥治療,能口服就不輸液,能不用抗生素就不用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不但增加患者家長經濟負擔,而且增加細菌耐藥和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歷來被各醫院禁止。”宋元宗說,抗生素使用指征和使用權限在廣東省正規醫院已經形成嚴格的管理規定和監控監督體系,濫用都會被及時發現和糾正。
案例2 寶寶發燒醫生讓輸液 擔心副作用家長拒絕
企業高管張先生的女兒今年2歲,張先生從科普書籍中得知小孩普通的發燒感冒,并不需要打針輸液,“平常都用物理降溫的方式,最多給孩子吃點退燒藥。”
今年6月,張先生的女兒出現咳嗽的癥狀,到醫院檢查發現孩子肺部有炎癥。醫生建議輸液治療,但張先生擔心輸液對孩子身體的副作用太大,希望吃藥解決。醫生表示,雖然一般咳嗽不用輸液,但還是要小心肺炎加重,吃藥可能見效慢,容易耽誤病情。“我也聽說有些醫生會開大處方,這樣賺錢更多,所以還是不太放心。”最終,張先生和醫生溝通后決定,給孩子采取霧化吸入療法。
●專家分析
細菌感染、持續脫水要輸液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郝虎認為,安徽確定的53種常見病無需輸液,基本可以囊括95%的不用輸液治療的情況。“但這只是個參考意見,醫生還是要根據臨床經驗來判斷,該輸液的時候也要及時輸液。”郝虎表示,一般小兒發燒若是病毒引起則無需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合并有細菌感染,嚴重的情況還是要輸液。再例如腹瀉,安徽的規定中寫明,輕度脫水可不用輸液,但若持續脫水,還是要及時干預避免病情惡化。
宋元宗表示,工作中偶爾會碰到不喜歡給孩子輸液的家長,甚至有的孩子因此病情進一步加重,最終不得不住院接受檢查治療。雖然最終也會康復出院,但患兒病程卻因此延長,家庭經濟負擔隨之加重。
案例3 輕癥手足口病 家長強烈要求輸液
曹先生的4歲兒子幾個月前得了手足口病,身上起了多處皰疹。心急如焚的曹先生帶兒子到醫院掛了專家號,結果醫生表示,小孩只是輕癥的手足口病,只需吃藥治療就好。“小孩很難受,看上去病得很嚴重,只吃點藥就能好嗎?”曹先生很是不解醫生的處理方式,認為醫生對孩子的病情沒有重視。
“我聽說手足口病嚴重的會死人,所以真的很擔心。”曹先生質問醫生為何不用抗生素,醫生解釋說,手足口病只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對病毒感染疾病并無作用。但曹先生仍然不放心,強烈要求醫生給孩子用最好的藥,并輸液治療。最終醫生執拗不過,只好按照曹先生說的方法來。
●專家分析
濫用抗生素會致抵抗力下降
宋元宗表示,他經常遇到強烈要求給孩子輸液的家長。“有家長來醫院就診就是要求輸液的,而且要求輸自己認為有效的抗生素。”宋元宗說,雖然絕大部分家長最終會接受醫生治療建議,能口服就不輸液,但是如果患兒治療效果短期內達不到家長心理預期,往往就會有家長認為不打針輸液就是對患者治療缺乏責任心。
郝虎也表示,自己碰到過多次因為醫生不給開抗生素,家長在醫院鬧事的例子,他提醒道:“若孩子生一點病就使用抗生素,會導致抵抗力下降,今后萬一生大病,再用抗生素效果會不好,得不償失。
■知多D
●體溫38℃以下不建議輸液
宋元宗表示,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的患者,一般只針對咳嗽、鼻塞等給予對癥處理即可;小兒腹瀉病輕度脫水推薦口服補液,同時指導喂養并鼓勵門診隨訪;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平喘治療是必要的;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患者無發熱、精神狀態好且血象不高者不需要輸液,但存在病情改變可能,需要密切觀察。
●以下情況要考慮輸液
“但是治療方案不能一概而論,畢竟患者健康安全第一,有些情況要特別注意。”宋元宗說,比如毛細支氣管炎,盡管部分患者喘息是輕度的,但合并細菌感染者也有,是否輸液抗炎治療需要由專業人員結合血象和胸片等客觀發現制定治療方案。即使是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果食欲差而嘔吐頻繁,尤其是已經存在脫水的患者,輸液支持治療對于改善病情促進康復也是有益的。而小兒腹瀉病輕度脫水患者如果確定是細菌感染導致的腹瀉,尤其是已經存在電解質紊亂且存在脫水程度進一步加重可能者,輸液治療也是可以考慮的選擇。■新快報CBD記者 于楊 通訊員 簡文楊
下一篇:鑫華、寶兒愛等9批次兒童玩具被召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老幼孕需慎用復方甘草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