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三歲的陽陽從幼兒園一回到家,就會要求奶奶檢查自己的小手、腳丫、和嘴巴,有時候還會強調:“奶奶,老師說還要檢查小屁股!”原來,從四月開始,各地幼兒園都紛紛開始加強手足口病的防治。一些幼兒園實行教師負責制,每天檢查孩子手腳、口腔等部位,還要加強教室的消毒。即使這樣,依然有部分幼兒感染上手足口病。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趙榮貞解釋說,只是幼兒園做好防范還不夠,還要家長們的積極配合,家長也很容易成為手足口病傳染源。研究發現每個手足口病患兒的家庭中至少有一個成員有感染的跡象,成人為38%。這就為疾病的傳播造成了一個很大的隱患。
據了解,手口足病是一種發疹性傳染病,主要是由柯薩奇等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但以夏秋季節患病最多,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尤其是5歲以下的孩子。病毒寄生在患兒的咽部、唾液、皰疹和糞便中,不僅可通過唾液、噴嚏、咳嗽,說話時的飛沫傳染給別的孩子,還可通過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間接傳染。手口足病的潛伏期短,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而且傳播速度快。
兒童高發并不是成人不得手足口病,大人也會感染手足口病的病毒,一般都是隱性感染。成人因為自身抵抗力較強,感染了病毒沒什么明顯癥狀,有的人僅有輕微的咽喉痛。這類隱形感染者也是“毒源”,會傳播病毒給孩子。所以建議廣大家長減少和孩子的親密行為以及做好個人衛生以切斷疾病的傳播途徑,預防手足病的發生。成人比兒童接觸雜物多得多。不管是坐公共汽車還是數錢、買東西,成人都會頻繁接觸到來自外部的千萬種細菌。如果回家后不洗手就喝水、吃東西或者抱孩子,很快就會把病毒傳染給孩子。不管出于預防何種疾病的目的,家長下班后進家門第一要做的就是換衣服、洗手。
趙主任還特別強調,手足口病有可能重復感染。手足口病是一種腸道病毒性傳染病,直要接觸病毒就有可能染病。一些孩子去年得過手足口病,家長誤認為身體有抗體了,所以就放松警惕。實際上,引發手足口病的病毒種類幾十種,即使是同一種病毒也會造成重復感染,這一點家長和幼兒園必須重視。
相關鏈接
手足口病發病表現
大多數患兒是突然發病,首先表現為發高燒,體溫多在38度以上,同時伴有頭痛、咳嗽、流涕等癥狀,體溫持續不退,體溫越高,病程越長,病情也就越重。
患兒發熱的同時或發熱1~2天后,可在他們的口腔粘膜、唇內見到皰疹,皰疹破潰后會形成潰瘍,疼痛感較重,患兒常表現出煩躁、哭鬧、流口水,不吃飯等不適。
口腔皰疹后1~2天可在患兒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膚斑丘疹,以腳心部最多,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較硬并內有混濁液體疹子周圍繞以紅暈。
小兒手足口病的疹子較少出現在軀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會造成瘢痕,更不會留下印跡。
小兒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情較輕的自愈性疾病,絕大部分患兒預后較好,少數重癥患兒可合并心肌炎、腦炎、但這種可能很小。
整個病程大約在1周左右結束,一般不會并發什么嚴重的后果,只要護理得當,不會在皮膚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跡或疤痕。
下一篇:高燒患兒伴抽搐注意與癲癇區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娃娃要蹲著尿 警惕尿道下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