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中醫認為,哮喘的病變臟腑在肺、脾、腎三臟。哮喘的病理因素為伏痰。邪毒與伏痰相互搏結,閉阻肺竅,可以導致咳喘、喘鳴等病癥。邪毒主要包括外邪和內邪。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哮喘患者近2500萬人,其中兒童約占1000萬左右。約1/3~1/2的小兒哮喘可遷延至成人。小兒乃純陽之體,肺嬌易病,脾弱易傷,腎虛易損,故小兒哮喘發病率高,治療困難。
中醫將哮喘分為發作、緩解、平穩3期。以“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為原則。我們根據中醫整體辨證思想,在發作期,將小兒哮喘分為寒哮、實哮、虛哮。寒哮除了喘息發作,還可見鼻流清涕,咽癢不適,惡寒,痰少色白多沫以及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指紋淡紅等癥狀。治療方劑可用小青龍湯或射干麻黃湯加減化裁。實哮病程短,起病急驟,哮鳴氣喘急作,咳重,神煩面青,舌暗苔厚,脈沉數有力,指紋紫滯。治療可用定喘湯或射干麻黃湯加減化裁。虛哮病程日久,起病緩,少痰,聲低無力,痰壅喉間,汗出體虛及大便不調,小便清長,面色白,舌淡苔少,脈沉無力,指紋淡紅。治療可用射干麻黃湯加款冬花、黃芪等加減化裁。緩解期主要表現為不喘、無哮鳴,咳嗽有痰及舌淡苔薄,脈細等,可用射干麻黃湯和羚桂龍牡顆粒醫治。平穩期無臨床癥狀的,可采用芪蛤定喘顆粒治之。
隨著人類居住環境、飲食結構、精神壓力等相關因素的改變,使得哮喘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采用傳統的單一療法往往效果事與愿違。特別是有哮喘傾向的患兒更應早期干預,注意初級、次級、三級預防。初級預防應包括孕產期的飲食預防。現代研究表明,大量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等食物,可明顯增加哮喘的發病率,尤其是父母有過敏及相應的過敏性疾病病史的,更應嚴加防范。次級預防是指在潛伏期內盡早發現疾病。對于變應性疾病,就是對人群進行篩查后發現的致敏者,有針對性地積極干預。三級預防包括防止疾病加重或晚期后遺癥的一切措施。就變態反應而言,如對哮喘或接觸性皮炎患兒,要改變其環境及住所,以及針對門診或住院的濕疹病人制訂康復計劃。
中醫在哮喘病的辨證施治中,嚴格區分哮喘的病因和發病機理,注意哮喘病內在的微細差別,根據臟腑和身體陰陽、氣血的寒熱虛實等變化決定診療方案。其中急性發作期以肺為保護對象,全力改善其癥狀。緩解期著眼于治本,以肺、脾、腎為中心進行調理,以達到扶正固本、補足正氣、減少發作的目的?!岸∠闹巍币膊皇橹嗅t治療哮喘的特色療法。哮喘多在冬春氣候寒冷的季節發作,夏季病情較為穩定,大多處于“休整”狀態。夏季“正氣”多盛,此時“借正祛邪”,利用“伏天”服藥或穴位貼敷等辦法,確能減少冬季哮喘病的“抬頭”。其實,從“冬治”到“夏治”,甚至一年四季皆治,即在發作緩解的穩定階段,一鼓作氣地連續治療,其效果自然顯著。(本報記者衣曉峰整理)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教授 王有鵬
下一篇:美國:幼兒發燒無需每次都治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一咳就喘警惕是哮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