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一則小兒退燒藥“尼美舒利”存在巨大不良反應風險、有上千例不良反應并引起小兒致死的消息,引起家長廣泛關注。有專家介紹,目前退燒藥濫用情況比較普遍,而所有的退燒藥副作用都是比較大的,臨床使用一定要嚴格把握,不能一發燒就用藥。(2月20日齊魯網)
作為一名內兒科醫生,我一再告誡病人,退燒藥一般在38.5℃以上才有必要考慮使用。發熱是人體的一種免疫保護反應,能夠有利于消滅入侵的病毒或細菌。如果不分病情變化,一味的強行退燒,就會束縛與削弱這種反應,反過來對身體不利。但很多人并不打算接受這種醫療觀念,尤其是兒童的家長。一旦患兒出現發燒癥狀,很多家長會對此感到恐懼驚慌與敏感,要想盡一切辦法,在最快的時間內給孩子退燒。
發燒只是一種結果,關鍵是引起發燒的原因,是細菌?病毒?真菌?還是其它?如果你不清楚。即使用上退燒藥,把燒退了下來,也只是暫時會掩蓋癥狀,它有可能很快就會卷土重來。很多習慣于輸液濫用藥物退燒治病的兒童,為什么病越來越難治好?答案只有一個,藥物的濫用,以及成人的溺愛正在毀掉孩子的免疫系統。
在我看來,一些家長要過心理這一關也不難。我的建議是,如果你實在是太過于擔心,或者發燒時間太長,又伴隨出現咳嗽等癥狀,不妨到醫院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接受包括血常規及胸片在內的檢查,弄清楚病因,對基本病情有個清楚的掌握與判斷。如果一切檢驗都是沒問題的,就不需要太過于擔心與害怕,以一顆平常心與耐心,還有理性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發燒這件事情,而不是濫用藥物。
因為你要知道,很可能你的過度慌張與焦慮會轉化為一種壓力,施加到接診醫生們的身上。為了滿足你的期望值,他們也許會建議選擇輸液。但最終受到影響的,還是小孩子。吳帥 醫生
下一篇:過敏性紫癜注射疫苗前要化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輪狀病毒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