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中毒性痢疾很兇險
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菌痢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大多發生在夏季,主要是經患者或帶菌者的糞便通過被污染了的水、食物和手而傳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病從口入”。
嬰幼兒及學齡前的寶貝,由于身體的免疫功能尚未發育成熟,腸道抵抗力較弱,家長照料及飲食上稍有疏忽,就很容易發病。
林甦醫生說,在沿海地區,這種疾病最常見的傳染途徑是食用變質或者未煮熟、煮透的海產品引起的。
由于菌痢主要是經口感染,所有預防的重點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針對水、食物、糞便、臟手和防蒼蠅進行預防;要讓寶寶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保持手的衛生。
如果孩子一旦得了菌痢,需要馬上去醫院采取抗生素進行正規治療,如果病情較重需要住院,同時采取其他相應護理措施,如果孩子的體溫過高,按照醫囑給予恰當的退熱措施。在急性期進食容易消化的流質飲食,待病情好轉后改半流質飲食,切不可過早進食高營養食品。
注意保持臀部衛生。由于腹瀉患兒排便次數增多,更需要精心護理臀部,每次便后都應該用濕紙巾擦拭肛門及臀部,然后再用清水進行清洗。
做好隔離防護。最好把患兒放在單獨的房間里,與其他人進行隔離,做到餐具單獨使用,并煮沸消毒,其他生活用品也應與家人分開使用,也要勤消毒。
特別提醒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中毒性痢疾”癥狀與常規的痢疾不同,沒有像通常痢疾出現腹痛、膿血便等癥狀,而是在疾病初期就發高燒、抽筋,而且起病很急,因此容易被誤診為腦膜炎等疾病而貽誤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小兒出現這些癥狀前,有食用過變質食物或者不潔食物的,就要考慮是否患上細菌性痢疾。一定要爭分奪秒地送到醫院診治。
夏天別讓孩子接觸寵物
夏季是各種疾病的高發季節,而小孩子更是易感人群。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呢?林甦醫生提了如下建議。
合理的營養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增強免疫力至關重要,所以瘦肉、牛奶、蛋類等要及時補充。但食物應多樣化搭配,以免養成偏食的習慣,影響發育,致使營養不良,切忌亂服“補藥”、“保健藥”造成不應有的不良后果。
多飲白開水,少喝飲料。飲料糖分多容易導致孩子肥胖。也不要多吃冷飲,因為吃多冷飲,會降低腸道消化功能。夏季氣候炎熱,要少吃溫補的東西,一些溫熱的水果也要少吃,如龍眼、荔枝、紅毛丹等,多吃西瓜、綠豆、薏米等相對清淡的食物。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許多家庭開始使用空調。但是對于孩子來說,不要24小時都呆在空調房間里,因為空氣不流通很容易致病。此外,如果從室外很熱的地方進入空調房間或者乘坐空調車,一定要加穿衣服,否則溫差太大,毛孔收縮,暑氣排不出去,體溫調節功能就會產生紊亂而致病。
特別提醒
家里有養寵物的,在夏天最好不要讓孩子過多接觸或者逗弄寵物。因為夏季孩子衣著單薄,過多與寵物接觸,很可能會沾染上寵物身上的寄生蟲、毛發等,引起傳染病或者過敏。也容易被寵物抓傷、咬傷。如果被寵物狗等咬了,還得去醫院打狂犬疫苗。
嬰兒濕疹嚴重 別接種疫苗
嬰兒濕疹也是常見的小兒病。俗稱“奶癬”,醫學上稱為變態反應性皮膚病。這種病病因復雜,當嬰兒受到衣物的摩擦,進食某些致敏食物,或使用堿性較強的洗浴劑洗皮膚時就會發病。但在福州,臨床發現,嬰兒出現這個疾病很大的原因是太早吃海鮮,或者母親在懷孕期間攝入過多海鮮有關。
嬰兒多在出生后1~2個月開始出疹,濕疹多長在面頰、顴部、眉間和額頭,嚴重時四肢軀干都會出現。無論哪種濕疹,都有劇烈的瘙癢,因此,小兒常常煩躁和哭鬧不安,影響食欲和睡眠。如果過分抓撓還會引起皮膚感染和局部淋巴結腫大,這時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若無繼發感染,濕疹沒有什么危險,但由于癥狀時輕時重,常常復發,父母常十分擔心,其實嬰兒濕疹大多數可自愈,因此,家長對嬰兒濕疹不必過度緊張,只要學會如何進行家庭護理,幫助患兒度過這段時期即可。
盡量查找和避免接觸過敏原,首先觀察小兒是不是食物過敏,觀察母乳喂養時母親吃魚、蝦、蟹等動物食品后嬰兒濕疹會不會加重,如果是,則要盡量避免食用這些食品。
對于患上濕疹的嬰兒,不要用有刺激性的洗浴液,不用各類化妝品、香水,如果孩子出汗,更要及時洗澡、換衣服。衣服要穿柔軟、吸汗的棉質衣物。
如果是癥狀比較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一些外涂藥。
特別提醒
嬰兒濕疹的治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家長切不可濫用抗生素,不要隨便使用單方、偏方。濕疹發病期間不要做卡介苗或其他預防接種。
專家簡介:林甦
省第二人民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
下一篇:兒童弱視如何早發現早治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蛋蛋”全不全兩歲前查很關鍵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