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據《健康時報》報道,一項在全國隨機抽樣進行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我國中小學生功能性腸病發病率明顯高于成人,功能性便秘或腹瀉等功能性腸病已成為青少年的常見病。致病原因可能與目前中小學生快節奏、高競爭的學習方式與學習壓力越來越大有關。北京中醫醫院中醫特色科主任醫師李建指出,在幫助孩子們減壓的同時,家長們不妨先從飲食上入手。
功能性便秘是由于生活規律改變、情緒抑郁、飲食因素、排便習慣不良、藥物作用等因素所致的便秘。主要表現是大便干結,便質干硬,口臭等。建議多吃粗纖維的食物,如白薯、大白菜、芹菜等。
對于那些腹瀉的孩子來說,他們多是因情緒、飲食等原因造成脾胃功能失常,主要表現為臉色黃、口唇淡、舌質淡、渾身沒勁等。這時,在飲食上就要多吃一些具有健脾胃功效的食物,如山藥、玉米、肉蓯蓉等。
李建還推薦了兩種按摩的手法,可緩解便秘和腹瀉。
摩腹:孩子采取平臥位,家長用右手三指或手掌,在孩子腹部,以臍為中心,作圓周運動。順時針方向為瀉,每天一次,100下左右,適宜大便偏干者,有助消化和通便的功效。逆時針方向則為補,適宜大便偏稀者,每天一次,100下左右。
推七節骨:位于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線。家長以兩個手指由上往下,擦至皮膚發紅為度。具有升降脾胃,瀉火通便的功效。適用于一切熱證、實證如煩躁不眠、便秘等。每天按摩一次,每次100下左右。反之,由下往上推七節骨則對調理脾胃、止瀉很有幫助。
下一篇:預防夏季小兒感冒反復發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化衛生習慣防手足口病免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