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小楊的女兒1歲半了,長得乖巧可愛,可是走路的姿勢不好看,并且容易摔跤,家人以為是缺鈣,于是給她補充了好多種鈣制劑,也沒見好轉,去醫院檢查時發現右下肢較左下肢明顯短小。經照片檢查證實系右側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又稱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髖關節畸形,據我國北京、上海、大連等六城市對8萬余例嬰兒調查,該病的發生率在0.19‰—8.2‰之間,平均為3.9‰。發病特點可以總結為“三高”:一是以女孩占絕對優勢,男女之比為1:6—8;二是單側發病比雙側多見;三是左側比右側多一倍?;純貉売H屬的患病率為20%—30%,直系親屬為3%—4%。該病的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經研究已注意到遺傳因素;髖臼發育不良及關節韌帶松弛;胎兒在子宮內胎位異常,承受不正常的機械性壓力,影響髖關節的發育等因素與該病有關。該病的特點是股骨頭不在髖骨臼窩里,或容易從里面滑出來,常累及關節囊和髖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肌肉。
該病在治療上提倡一個“早”字,出生至1歲是非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期。3歲以內的患兒主要采用牽引、手法復位、石膏及支具等保守治療,治愈率很高。3歲以上的患兒,隨著年齡的增長,股骨頭和髖臼的骨性成分增加,內收肌的攣縮明顯,可塑性減少,病理變化加重,則以手術治療為主,但功能常難以達到正常。如果延誤治療,最終導致不可逆的痛性骨關節炎和不同程度的殘廢。
家長如何早期發現孩子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呢?如果寶寶①雙腿活動不一樣,一側活動較少或蹬踩力量弱;②雙大腿內側皮膚皺折不對稱;③給寶寶把尿時雙腿分開受限;④給寶寶把尿或換尿片時出現髖部彈響;⑤走路步態搖擺或跛行;這時就要高度懷疑該病,到醫院骨科攝片大都可確診。一側的髖關節脫位時,會出現兩個下肢的長度不一樣以及逐漸明顯的搖擺步態;當兩側髖關節都脫位時,走路時就會出現屁股明顯向后突出,同時身體向兩邊搖擺幅度很大,像鴨子走路一樣,醫學上稱之為“鴨步”。此時,很多家長甚至包括一些兒科醫生缺乏經驗,往往誤以為小孩可能患上了“佝僂病”、“O形腿”,于是給孩子補充大量鈣制劑、魚肝油制劑。以致耽誤了極好的治療年齡和時機??傊l現該病年齡越小,復位治療時間越短,功能的改善就越顯著。如果不能早治療,必將給孩子以后的生活、工作、心理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家長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
文霆 博士
下一篇:謹防寶寶得“流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兒常見病痛的中醫對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